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螺鈿硯箱

徽州古稱新安,地處皖南山區,氣候溫暖濕潤,自古盛產天然生漆,與浙西嚴州所產生漆合稱「徽嚴生漆」。因漆料充足,徽州漆器亦很著名。明清兩代,平常人家亦常用漆杯盤、盒箱、屏風等生活器具,鑲嵌彩畫,精細工致。受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影響,漆器亦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多以木、藤或竹編為胎,淡水螺鈿或彩畫為裝飾,這成為徽州民間日用器皿的重要特徵。 徽州漆器的製作包含描金、嵌鑲螺鈿、雕漆、竹編等工藝品類,百技千工,麗質文華,體現了明清時期徽州卓絕的髹漆技藝。漆器的裝飾圖案有纏枝花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文人雅集、龍鳳祥瑞等題材。 徽州漆器的製作工藝有「鑲嵌、刻漆、描金彩絵、磨漆、堆漆五大類,其中鑲嵌以螺鈿漆器最著名,磨漆以菠蘿漆和漆砂硯著名,彩繪以脫胎彩繪漆器著名。明朝時徽州漆工黃成所著《髹飾錄》則是我國古代唯一流傳至今的漆工專著。 本件藏品「螺鈿硯箱」,盒蓋以鑲嵌螺鈿呈現花器及花卉,梅蘭迎春,一高一低,錯落有致。盒箱內放置中國書畫墨、筆硯、水注等文房四寶,乃上海墨廠出品「大好山水」墨條,並標記「徽州曾素功十一世孫裕衡氏按易水法」裝就。(詮釋委員:簡榮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