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鬃人(黑袍花臉)

北京銅茶盤子戲,又稱「鬃人、銅盤人、盤中好戲」,是老北京的傳統玩具,因為是在銅盤中擺置鬃人戲曲人物,因此被稱為「銅茶盤子戲,,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鬃人」,是以秫秸當架,膠泥做頭,在頭部勾畫臉譜,紙漿或布飾身胎,外繃彩紙描繪服飾,於底部裝黏一圈豬鬃,就形塑成一尊尊戲劇人物,高度通常為數公分到數十公分。只要規律敲擊上面有鬃人的銅盤子,那些人偶就會緩慢自旋,再搭配藝人唱歌,場面就如一場生動的舞台。 本件鬃人平劇人物-鬃人(綠袍花臉),京劇臉譜,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歌舞戲,也叫「大面、代面」,是「形、神、意」的藝術表現。其用色意義,原則是:紅色表示耿直、忠義、有血性,多表現正面角色。黑色表示公正、無私、剛毅、直爽、勇猛。白色分粉白和油白,表現姦邪、將官、和尚、老英雄。綠色表示莽撞、暴燥、勇猛。藍色表示剛強、豪爽,有時表示陰險、狡猾。黃色表示彪悍、凶暴、殘忍。紫色表示肅穆、威嚴、正義。(詮釋委員:簡榮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