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冰糖葫蘆

北京的「冰糖葫蘆」,是有名的北方冬天零食,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小孩子喜歡吃。在台灣,慣稱它「鳥梨糖」。 「金蟬猴」,俗稱「毛猴」,是北京獨有的民間藝術。它是將蟬蛻、辛夷、白芨、木通四味中草藥,按人體的肢體特徵,巧妙粘接而成猴子形象的手工技藝。又稱「半寸猢猻、北京毛猴、昆蟲塑」。 相傳清朝同治七年(1867),北京「南慶仁堂」藥舖有個掌櫃的尖酸霸道,經常無故打駡伙計,大家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氣吞聲。一個配藥的小伙計,偶然發現蟬蛻和辛夷具有動物的特徵,就用前述四味中藥巧妙做成藥掌櫃的。小伙計的惡作劇,無意間創造了流傳至今的「北京金蟬猴」。 辛夷,也就是玉蘭花,它的花包像毛猴的身軀。而頭部四肢,用蟬蛻做成,也是妙像神似!毛猴有時會戴斗笠,是木通做成。早期的金蟬猴作品,大多數表現老北京市井文化,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件作品,描述冰糖葫蘆攤位,一金猴正顧著,有一位金猴媽媽,推著小金猴推車,來買糖葫蘆,既市井,又傳神!(詮釋委員:簡榮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大為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