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汗水

作品遠看似是一座沒有特別造形的團塊,近觀見其表面柔和的波紋與細膩的纖維毛細孔,隨即可感知物件概念,是一條對折的毛巾擱置於石頭上的狀態表現。以毛巾的柔軟與石頭的堅硬,結合出剛柔並濟的造形,石頭象徵堅毅,毛巾柔軟能吸水又乾燥,而在這兩者間輾轉的是人世間的汗水,反映出主題欲傳達的生命經驗,有所堅持努力、勤勞不懈便有所得,所有成功的背後是汗水點滴凝聚的成果。 作品肌理表現細緻寫實,從布面的波紋到毛巾材質纖維、布邊車工縫線、標籤,皆以逼近真實的視角呈現,觀察入微;以費時多工的刀法運用,刻劃出令人信服的真實感。雕琢之外並無上色,石頭部份保留刀痕,可見黃楊木與石頭在質地的平滑細膩上頗有相似感。 木雕藝術家呂美麗1965年出生於宜蘭,1989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學習雕刻啟發創作理念,遂放棄平面廣告設計的工作開始鑽研木雕。1997年學習開發黃金雕刻創作,2000年榮獲第三屆雕塑類及金工類傳統工藝獎雙項佳作(註1)。在木雕藝術創作上,一開始就選用韌性好、密度夠、硬度高、可雕出密薄如蟬翼的黃楊木來鑽研。呂美麗提及,「木頭有纖維,它有橫絲、直絲,還有木頭的心,要下刀的時候,有時候會困難,而且木雕只要一個動作就是減法,你不可以出差錯,跟人生的運轉一樣,要步步為營。」如此一體成型的木雕,不上漆,不上色,不另加工,表面質感皆以刀工完成,一件創作往往要經歷數十乃至上百日的精心勞作,才能創作出美輪美奐的精雕藝術品。這些難度高、品質精細的作品不單是無法量產,更是舉世唯一,因而她保留自己的木雕作品,在先生莊漢忠的協力支持下,於2000年在宜蘭三星成立呂美麗精雕藝術館,開放予更多人欣賞,2008年已遷址至礁溪(註2)。(詮釋委員:杜文田) 註1呂美麗精雕藝術館官網 https://www.lml.tw/?page_id=781 註2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空間>呂美麗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44418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呂美麗
  • 日期
    年代: 200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78601037 24.81624783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