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合家歡

  「牛」是臺灣舊時農村耕作、運貨最得力的助手,最主要的家畜。鄉下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飼牛、牧牛。「臺灣牛」分兩種:「水牛」與「赤牛」;「水牛」膚色黑,喜水、力大,適合水田耕作;「赤牛」膚色赤,耐旱,適合山上旱地耕作。牛因為是農家的大幫手,農民就特別照顧牛的健康,還好牛的體格健碩,溫馴有力,大人小孩都喜歡,而牠也不負主人,為農家耕地拖犂、載貨拖車,起家興家富家;過去,民間留下俗諺:「做牛著拖,做人著磨」;意思説不論做牛做人,都要能吃苦耐勞,才可生活無憂。   「牛」最快樂的時候,是不必拖磨的農閒放牧。國頂實業(粘召文)創作本組銅質雕塑作品「合家歡」,便是形容大小家庭成員四牛,在原野徜徉,或立、或俯、或臥,或觀望、或發呆、或吃草,生活歡樂的情景。其形態肌理,動作神韻,頭部繩環,栩栩如生。此銅塑工藝,堪稱優秀,有臺灣早期雕塑大師黃土水的風格餘韻。(詮釋委員:簡榮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國頂實業 (粘召文)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創作地點: POINT (121.52964201 25.05187213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