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花山水文字畫筒

此件作品出自仿古陶瓷名家蔡曉芳先生,外觀為直筒型的青花瓷器,是文人書房中放置書畫卷軸的收納筒,也可作花瓶裝飾擺件,兼具實用與觀賞功能。筒身一面畫上瀑布山水,一面題有詩文。瀑布山林的左下方有一處觀景涼亭,亭中約莫有二三人聚首,整體看似中國山水構圖,卻有現代遊記的布局;詩文記述:「碧嶂雲巖噴玉泉/飛濤百尺帶寒煙/遙望素練明秋壑/坐到忘機夕照邊(丁丑冬玉鄉)」。 丁丑年為1997年,由此判斷此作品創作的年代,1998年連同另一件朱砂紅觀音瓶,受邀於「臺灣生活用品評選展工藝家邀請展」展出。蔡曉芳專研釉藥與坯體,經日本窯業訓練班與北投磁磚窯廠的歷練,於1975年在北投成立曉芳窯。1983至2000年與故宮合作仿古陶瓷,仿製宋元明清文物作為故宮陳設展覽之用,1994年研發仿宋瓷汝窯茶器以及單色釉如嬌黃、乳黃、牙白、豆青等多色調青瓷的器物,受到兩岸國際藏家高度喜愛與收藏。2000年受故宮博物院委託製作「千禧年紀念龍鳳盤」贈禮,於2003年應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之邀參加「古意與新顏—臺灣彩繪陶瓷展」、2007-2008年參加「茶顏—臺灣.茶具.茶風景」歐洲巡迴展至捷克、比利時。曉芳窯以量少、質精、樣多在仿古陶瓷藝品與茶器市場上供不應求。(註1) 蔡曉芳曾於本中心「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時期(1973-1999)多次榮獲「臺灣省手工業產品評選」最優獎;此件作品系受邀參展本中心「1998臺灣生活用品評選展工藝家邀請展」所收藏。2003年以汝窯菱式茶具組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良品美器—臺灣優良工藝品評鑑」最美質獎。(詮釋委員:杜文田) 註1 文獻參考:陳庭宣主編,《百年風華:臺灣陶瓷品牌經典特展》,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11,頁73-79。江淑玲主編,《青韻流動:東亞青瓷的誕生與發展(現代青瓷)》,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11,頁166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蔡曉芳
  • 日期
    年代: 199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創作地點: POINT (121.49975 25.14708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