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農碾米廠的第一代經營者鄭坤彰先生(1940年生)自幼生長於二水,父親在二水當地也有從事濁水溪流域的水利相關工程,家中兄弟共五人,他排行第三。他自臺灣省立臺中農業職業學校(高農)畢業後,因本身個性對擔任公務人員毫無興趣,所以退伍回到家鄉後打算創業。他說原本的興趣是在雜糧,但考量到當時雜糧產區主要在南部,經營較不方便;後來選擇在二水市街開設彰農碾米廠,專營糙米的批發買賣。
當時約莫1960年代左右,在創業前他經過一番觀察之後,認為當地「二水米」的優勢主要有兩項:
(一)二水位於濁水溪水圳的灌溉源頭,比其他地區更早灌溉,收成也比較早,且更富有濁水溪的黑色膏土沈澱出腐植質,成為稻子生長的養分,使得二水米的口感更Q彈好吃。
(二)二水相較於田中、社頭及濁水溪下游的水尾地區、出海口地區的稻米更早收成。早年稻田幾乎都靠水圳灌溉,每當遇到10月割稻後到隔年5、6月這段青黃不接的缺米期,附近的米商都會前來二水買米,因為二水最先灌溉相對也比較早收成。
基於二水米有這樣的優勢,鄭坤彰先生在二水街上開設彰農碾米廠,他說全盛時期二水約有七、八家碾米廠,他先從農家手中購買稻穀,再由自己店內的碾米機器碾成糙米後販賣出去,當時包括台中、彰化、南投(包含水里)的米商都會前來二水買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