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堡圳為兩水圳合稱,水源來自濁水溪,其灌溉系統分為流往西北的八堡一圳和流往西南的八堡二圳,而八堡二圳即十五庄圳,為黃仕卿先生所開鑿,於康熙60年(1721)年啟用,灌溉十五庄、二水、社頭等地。 十五庄圳雖為黃仕卿先生所開鑿,但其所有權並未始終都由黃家掌握,而是歷經多次管理者的變化和修建。同治初年時,吳群山等44名業戶集資對無武庄圳進行修建,隨後其等輪流管理水圳相關事項,後改由魏尚瑩管理。直到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時,十五庄圳被納入公共埤圳之中。後因工程修建,於明治40年(1907)時合入八堡圳中,稱八堡二圳。明治42年(1909),則改隸屬於彰化廳公共埤圳組合,後又於昭和7年(1932)時修築圳頭、閘門及分水門。 2001年集集攔河堰建立後,八堡圳被納入「集集共同引水計畫」的北岸聯絡渠道中,藉此管道對濁水溪進行引水,以改善以往的水量不定、含泥量較高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