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堡圳舊水門

八堡圳取水口亦稱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是為擴大灌溉面積而於昭和7年(1932)建立,現為彰化縣文化資產歷史建築之一。在兩道治水制閘門交接處,立有約兩公尺高之支柱,正面題「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側面題「民國21年(1932)12月竣功」。 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位於二水鄉鼻仔頭,是八堡圳導水路的末端。日治時期為擴大灌溉面積而於昭和7年(1932)建立,並在兩道治水制閘門交接處,立有約兩公尺高之支柱,正面題「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側面題「民國21年(1932)12月竣功」,現被登錄為彰化縣文化資產歷史建築之一。 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進水口與排砂門混合的建造物,進水口分為油壓啟動五門,手動式三門,雙軸手動式七門,排砂門為油壓啟動式五門,外加溢洪固定堰堤120公尺,該水門建於昭和7年(1932)年,其下游為莿仔埤圳之導水路,目前透過地下涵管將水源送到溪州的莿仔埤圳。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共有西南向制水門水閘五道、原西北向制水門水閘八道,1999年集集攔河堰完成,集集共同引水工程自2001年啟動後,在舊水門的上方不遠處建設新進水閘來進行管制,目前舊的水閘功能消失。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二水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00002
  • 所在地-經度
    120.657459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八堡圳舊水門
  • 參考資料
    陳水源,〈八堡圳開築工程大功業〉,《臺灣研究通訊》,創刊號(臺北,2006)頁37-49。 廖嘉展等撰,《順著河流去旅行》,南投:農委會水保局南投分局,2014。
  • 現況
    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共有西南向制水門水閘五道、原西北向制水門水閘八道,1999年集集攔河堰完成,集集共同引水工程自2001年啟動後,在舊水門的上方不遠處建設新進水閘來進行管制,目前舊的水閘功能消失。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郭立媛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0000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65745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二水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