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另一種音景

「另一種音景」,現場裝置分為「機械裝置」與「軟體運算」兩部份,五組平行的鋼索上放置數輛機械纜車,在時間軸上設有一組左右移動的縱向紅外線測距感應器,不斷往返於繩索兩端,並持續地將所偵測到的機械小纜車(cablecar)行經位置,一一轉譯成數位的資料庫。資料庫累積了多重組合的數據,形成一種「有限度的自由」之下的產物。感應器偵測每回一千八百組的數列(list)皆記錄著每一趟的行程,當它被「重新讀取」(reload)時,觀者可透過記錄檔的重新排列觀看如「譜」(sequence/score)一般的圖景,相應於機械裝置在每一回行程當下不斷產生一頁一頁的譜,成為記錄檔的數字所組的譜,再透過程式的轉化,將圖像顯示於螢幕上。所以在軟體運算的部份,使用Cycling’74Max作為資料編輯與即時處理的發聲介面,並再現場即時對映出偵測所得數據的音頻。另外這不斷累積的資料,則提供演出者於現場演出時的參考。機械裝置的部份,使用鋼索架構出約九公尺的五組平行軌道,將三十台左右的小型纜車平均放置於軌道上,每台纜車的頭尾設有紅外線測距,當前進時將遇到對面方向纜車來臨時即掉頭反向行徑,如此利用每台纜車緩慢往返的過程,製造可能性最大的隨機相對位置。而當在遠處觀看時,恰如一群動態的音符跳躍於樂譜上,這也是此作最初的一種想像——實體化的樂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仲方方土
  • 創作日期
    2010/12/2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