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站潮&坐潮

計劃描述:站潮一個人直挺挺的站在石柱當中,水淹過腰際,浪潮在他四周拍打著。潮水以一種不自然的速度退掉,主角穿著簡便的身體越露越多。最後,水平面降到鞋子以下,讓人看到他站在一個看起來像是水泥碼頭或橋座的岸邊。在這一段期間,主角緊握雙手,採取沉思的姿勢,呼吸穩定且雙眼緊閉。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他身處的狀況。背景音樂中放出的是潮水離岸的沖刷聲,及偶爾的呼嘯聲。本片的概念來自身體修行般的禪修。不管當地的環境如何,禪修的人完全專注在他或她自己的身體,忽視所有外來的壓力。本片中外來的壓力是冰冷的泰晤士河河水(幾乎淹至胸部),而有時則是可怕的退潮。這部片從一個多小時的帶子剪輯到只有剩六分鐘,暗示著當一個人專心在自己身上之時,時間飛逝的速度遠比河水要快得多。本片表現的是退潮,而與此成對的另一部影片作品是《坐潮》,表現出漲潮時所發生的事。坐潮本片始於一個晴朗的好日子,泰晤士河拍打著一列的水泥基座。漸漸地,人們會注意到在前景中有一個人,穿著白色服裝,以一種禪坐的姿勢(類似印度瑜珈中的「蓮花勢」)坐在中景中的兩個石柱之間。潮與光線以一種不自然的速度上漲與改變,水一直漲到此人的胸部。瞬間那個人消失了,極有可能是被河水吞噬掉了,而影片則繼續紀錄著漲潮與光線的改變。而背景音樂中放出如河水柔美般的搖籃曲;有時當河水越來越高而打到河岸時還達到音調的高點。在沃平(Wapping)的泰晤士河拍攝這影片,這件作品的主題(一如《站潮》一般)是禪修,即他或她完全專注在自我身上則會忽視所有外來的壓力。而這裡指的是漲起冰冷的潮水,以及會被吞噬掉的威脅-一種相當真實的可能性,然而那個人隨即突然消失,剩下的只是河水跟轉變的光線。環境的力量以及個人的渺小透過前中景的靜坐姿勢,以及框出前景的兩個石柱所強調出來。當觀者受邀讚賞靜坐者的堅毅之時,影片卻仍透露出無論禪修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外來的壓力量終將取得上風。再一次地,這部拍攝多達一小時以上的作品被剪輯成六分鐘,暗示著禪修的時間,而非外在世界的時間。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陳永賢
  • 創作日期
    2006/8/2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