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犬燈塔

東犬燈塔創建於清同治11年(1872年),位於福建省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福正村東犬山上。地當閩江口外馬祖列島南方,與列島北方的東湧燈塔共扼閩江口出入門戶,是進出福州馬尾的主要航標。東犬即光緒時東莒島的簡稱,與舊稱西犬的的西莒島相對,乾隆時並稱白沙,或分稱東沙與西沙。因島形像狗,所以又名為白犬或東犬、西犬。東犬島正當航道關隘,加以山勢高聳,是以兼具設燈塔的環境與必要性。 道光22年(1842年)清廷鴉片戰爭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之後,沿海商港洋船匯集,但因東南沿海港澳曲折,礁石密佈,亟需新式的助航設施。其後根據咸豐8年(1858年)英法聯軍戰敗之後的「天津條約」與「清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中有關於助航設施建設的規定,更確定了東南沿岸日後建設新式的助航設施。然而當時太平天國未平,捻亂又起,加以外患頻仍,因而延至同治2年(1863年)赫德(RebertHart)受命成為海關總稅務司後,方於同治5年(1866年)至9年(1870年)間開始了首批新式燈塔的建造。同治10年(1871年)至11年(1872年)更在臺灣海峽與東南沿海繼續興建第二批的新式燈塔;東犬燈塔即為此時期的產物。 東犬燈塔在同治11年由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ChanceBrothersandCo.Limited,LighthouseEngineerstructors,Birmingham)興建,耗時三年。初設的東犬燈塔的燈光點距離水面21丈8尺,晴天的時候能遠照69里。燈塔中央的鏡機中心的燈器在民國元年(1912年)以前為二燈蕊多孔油燈,其後改用85毫米的白熱石油氣燈,均為強斯公司製品。正常運作時,每20秒可閃白光3次,光力約兩萬九千燭光;經蚌形玻璃透鏡的折射,光程可遠達16.7浬。此外,塔邊另設有霧砲,在天候不佳能見度差時,可以發砲以聲警示。燈塔的人員編制包括了外籍看守員、助理看守員與中國的看守員。外籍看守員是操控燈塔管理的主要負責人,也是行政事務實際的操作者。在籍人員的主要職務則為燈塔的看守。初建的東犬燈塔的英文名稱為MiddleDogLightSation(中犬燈塔),在當時海關總稅務司與燈塔的外籍看守員的來往文書中,便是使用這一名稱。另外有關東犬燈塔的舊稱還有白犬燈塔、白肯燈塔、東犬山燈塔。民國74年(1985年)1月23日海關總稅務司署海務處將其更名為「東犬島燈塔」。東犬燈塔原有的基地呈長方形,長約184公尺,寬約61.5公尺,總面積約11,316平方公尺。民國67年(1978年)國防部因戰備需要,拆除西南角圍牆約50公尺,所以目前的基地如菜刀型,面積則為10,549平方公尺。燈塔為早期的石造洋式燈塔,樓高四層,而由塔身、塔燈、塔頂三部份組成,由塔頂風標至地面高度為19.5公尺。塔身內部樓高為三層,高10.66公尺。在現存的洋式燈塔中,是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連江縣
    莒光鄉
    福正村福正段26地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內政部(77)台內民字第650097號
    1988-11-11 16:01:10.0
    變更/修正
    文授資局蹟字第10530035111號
    2016-04-21 16:34:27.356
    公告變更國定古蹟「東犬燈塔」古蹟及其定著土地範圍與補充指定理由。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14


    種類名稱
    燈塔


  • 現狀
    燈塔內作螺旋石梯,盤旋直上,作頂疊澀出檐,上設工作平台,外圍鑄鐵欄杆、燈罩及塔頂風標,四周相關設施齊全。
  • 外觀特徵
    東犬燈塔是以花崗石材建造之燈塔,再加以停燈時期未受近代文化洗禮,以致留有完整的早期文物,是了解清領初期洋式燈塔的重要實例。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資料尚未填寫
  • 使用情形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一月二十三日海關總稅務司署海務處將其更名為「東犬島燈塔」。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交通部航港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2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室內特徵
    資料尚未填寫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連江縣
    莒光鄉
    福正段
    20
    2
    連江縣
    莒光鄉
    福正段
    20-1
    3
    連江縣
    莒光鄉
    福正段
    26
    4
    連江縣
    莒光鄉
    福正段
    756-1
  • 緯度
    25.9677598508989
  • 經度
    119.9857124973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東犬燈塔地處閩江口外,為南北水路要衝,也是來往船隻航行的重要導航標識。 (二)基地內完整保存1872年初建時的配置與規模,包含燈塔、辦公室、水箱、油庫、雞棚、旗杆臺、中式廚房、儲藏室、火藥庫、防風牆、霧砲、廁所、圍牆等設施,以及後期國軍興建之防衛設施(如防空壕)等,空間配置完整。 (三)東犬燈塔或稱東莒島燈塔,建於清同治11年(1872年),由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ebert Hart)主導,總營造司韓得善(David MarrHenderson)著手設計創建的閩浙地區第二批洋式燈塔之一,為世界航運發展史的見證。 (四)東犬燈塔為花崗石建造的燈塔,塔身向上微微收縮,塔內設有懸臂石板螺旋梯;燈器旋轉平臺上鑲有矩形銅牌,壓印:〝CHANCE BROTHERS and Co. LIMITED LIGHTHOUSE ENGINEERS AND CONSTRUCTORS BIRMINGHAM〞字樣,為當時聞名國際的張氏燈塔有限公司建造。早期燈器則採用英國張氏公司製造之煤油燈及法國巴比埃和費內斯特公司製造的煤油氣燈,目前兩種燈器均有留存,其風格與構造流派不同,足以反映當年的科技技術。 (五)塔內的燈器為蚌形平面的佛萊斯納折光透鏡二等旋轉鏡機及單軸水銀旋轉燈臺,保存完整具稀少性,且仍持續使用中,亦為見證西式燈塔燈器發展史之重要文物。 (六)辦公廳舍已再利用為展示空間,陳展東犬燈塔發展相關文書,以及各式燈器、防火保險箱、煤油掛燈、黃銅油桶等文物,展示內容豐富,再利用情形良好。 (七)東犬燈塔與在地居民生活關係密切,具社區互動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