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尾的南管白字戲經過近20年的歷練,培養了許多深具實力的人才。雖然後來有中日戰爭「禁鼓樂」的壓抑,暫時沉寂一段時間;等到戰爭結束,分子尾的白字戲文化馬上死灰復燃,大夥兒不必請戲師,照樣人才濟濟,參與廟會與慶典(光復節)的多次演出。緬懷分子尾早期豐富的傳統戲曲文化,分子尾和樂社於民國87年(1998)舉行八十週年紀念;第二年,民國88年(1999)成立「三重市南北管推廣促進會」,大力推廣傳統戲曲活動;又於民國92年(2003)舉行分子尾和樂社八十五週年紀念。
分子尾的戲曲活動空間,從日治以來,最先利用私人住宅,然後遷到公共空間「部落」(現今慈福派出所之位置)。戰後部落拆除,分子尾和樂社暫遷至碧華寺。民國76年(1987),利用水流公廟對面的一座水泥磚造二層樓房,樓下供奉北管樂神「西秦王爺」和南管樂神「田都元帥」,樓上專供安置器材及行頭,並舉行盛大的安座儀式,得到外館很多賀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