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北勢庄東柵門

清康熙40年(1701)年間的客家墾拓路線由濫濫庄分中、南、北三線,沿麟洛河發展;即至康熙末年已建立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成為六堆日後的聚落基礎,其主要分佈於下淡水溪、東港溪及林邊溪三大流域,包括今之武洛、長治、麟洛、內埔、竹田、萬巒、新埤及佳冬等地。清康熙60年(1721)下淡水溪以東的聚落組成六堆鄉團組織,因地方聚落為對付朱一貴民變,由地方鄉民籌組之自衛組織。所謂「六堆」乃客籍團練組織分為「前、中、後、左、右加前鋒」之統稱,且以西勢忠義祠為團練中心。「堆」之意,或云「隊」字同義,或說與「塘」、「營」同為營汛單位,六堆或六隊、六營,主要取其與官制不同之稱呼。客家民團協助平定朱一貴民便後,亦佔領原為漳泉人村庄的新北勢庄。 約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興築柵門環繞庄外,原本興建有東、西、北三柵門,以防範平埔族與他族原住民之侵擾,為自發性之防禦工事。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又舉事,六堆鄉勇助清有功,再頒「懷忠」匾以示功勳,並建豐田隘門立碑紀念。新北勢庄東柵門位於內埔鄉豐田村,又名「豐田隘門」,屬於聚落型柵門,為早期客家聚落之特殊空間表徵。北柵門於清光緒26年(1900)間修築時立有石碑,以紅磚疊砌造,屋面為二坡水硬山擱檁作法,曲形圓脊。即至日治時期,北柵門僅作為一通道門戶,進出村庄均需經過此一柵門。戰後,大型載重車輛進出頻繁,民國78年遂打除原柵門之部分石柱、銃眼與「懷忠里」匾額,雖於稍後仿作修補門額,但匾額為新作並非原物,修復方式有待斟酌。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內埔鄉
    振豐村懷忠路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1985-11-27 16:23:21.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5


    種類名稱
    關塞


  • 現狀
    柵門位於振豐村重要道路上,車輛出入頻繁,因鋪設柏油路面逐年升高,致古蹟門額常遭撞損。
  • 外觀特徵
    柵門左右為承重磚牆,屋面前後兩側立面墀頭採斜面作法,以密簷式砌法收頭,牆體內側上部並有當年安置夾層桁榫孔痕跡,中間台度亦有兩處原為門栓之插孔。屋架為九架,硬山擱檁圓脊板瓦屋面,壁堵台度為卵石加灰漿疊砌,牆身為砌磚之承重牆,表面為白灰粉刷飾面;屋面採二坡水仰合瓦作法,脊飾單純,僅有塗刷不加裝飾。牆腳安放的石器,是早期榨糖的輾壓工貝,目前移作牆基護墩之用。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應進行古蹟本體維護
  • 使用情形
    全天候開放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中華民國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27001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可通行之門樓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緯度
    22.626831
  • 經度
    120.54422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