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芬園寶藏寺

寶藏寺位在芬園鄉社口南端的進芬村,寶藏寺昔日與鹿港龍山寺、花壇虎山巖、社頭清水巖、南投碧山巖,並稱為臺灣中部「二寺三巖」,寺中正殿目前主祀觀音佛祖,後殿配祀天上聖母(媽祖)與玉皇大帝。    寶藏寺建寺時間眾說紛紜,依據寺廟內碑文記最早應為清康熙初期,《寶藏寺重修碑》云:「本寺康熙初期中國福建省泉州人士由嘉義帶神符來此,威靈顯赫,當地士紳許炎光提倡興建」。據寺方管理委員口述,寶藏寺草創應於康熙11年(西元1672年),草創時僅為一間小寺。康熙27年(西元1688年)增建前殿,此時廟貌已趨近現貌雛形。    另傳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芬園地區有瘟疫傳染,適逢鹿港天后宮媽祖遶境經過寶藏寺,暫駐時為當地居民治病,使瘟疫病情得以紓解。遂於雍正11年(西元1733年)再由仕紳許炎光捐地倡建前殿,寶藏寺正式建寺,同年三月入火,祭祀觀世音菩薩以及從鹿港天后宮迎來的聖母神像。後於乾隆50年(西元1785年)進行修建、重建,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廟宇因地震加速建築頹圮破壞,由當時廩生唐憲榮,首事江成春、黃玉池、張成堂、張成業、張永藥、張永勇、林媽愿、何明德等人倡議修建,各界響應而共捐銀1429圓,修復工程於道光30年(西元1850年)冬完成。    光緒11年(西元1885年)由張金赤捐獻廟後山地,陳樂山倡議再次整修。日治時期,明治31年(西元1898年)、大正8年(西元1919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也曾局部重修。二戰後,民國52年(西元1963年)張龍池倡提地方人士協助寺後凌霄寶殿增建,奉祀玉皇大帝,民國58年(西元1969年)寺旁增建忠義祠,供奉「貓羅溪西」勇士牌位。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因正殿屋頂坍崩,全寺依原樣重修,並於民國63年(西元1974年)完竣,此次修建增加牆上雕刻、龍柱及屋脊剪黏等,成就今日寺廟模樣。民國72年(西元1983年) 修建右護龍,後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再進行左護龍整修。直至民國84年(西元1995年)寺廟再進行修復工程,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因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受損,追加地震受損改善工程,於民國89年(西元2000年)才修復完成。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後殿屋頂因地震損壞,進行修復工程,民國107年至民國108年(西元2018年至西元2019年)亦有整修修復紀錄。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芬園鄉
    彰南路三段135巷10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1985-11-27 09:27:33.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芬園寶藏寺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古蹟,經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修復工程竣工後,當前維護狀況良好,以祭祀為用途。
  • 外觀特徵
    芬園寶藏寺坐西朝東,為一座三開間三進兩廊兩護龍的建築格局,廟埕廣闊,格局完整,配置上以三川殿、主殿和後殿形成一主要建築軸線,兩側有前護龍與後廂房;主要建築左側有忠義祠與廁所,為後期增設建物。在基地最左邊則有金爐與百姓公廟。廣場左右各有一涼亭,戲臺則在廣場最前方左側邊上。 三川殿屋頂為斷簷升箭口式,將明間屋頂升高,錯開簷口線,與次間形成高低狀;屋脊裝飾相當豐富,在外觀上無論身處任何角度,皆能見其屋頂美感。屋面由筒板瓦與勾頭、滴水疊鋪而成,明間中脊彎曲如月,脊堵高且大,堵中泥塑精巧細緻,脊頂上則有雙鳳與福祿壽三仙,次間中脊上擺哪吒馭龍,規帶排頭則有精細的假山與人物,瓷碗為主要拼貼材料。正殿屋面面積為三殿之最,脊飾與規帶排頭較為精簡,屋脊高度也低於三川殿,脊上雙龍護塔與脊堵裝飾較三川殿樸質。過水廊為民國60年(西元1971年)間重建後形式,為馬脊背四楹捲棚式,棟架一側架於山牆,另一側銜接立柱。 三川殿、過水廊及正殿構造為紅磚木造混合,其主要外牆以64公分厚紅磚砌而成,內部開間則以木棟架組立,再以木桁檁置於磚牆及木棟架間,其上鋪設椽條、養瓦、屋面瓦,並砌屋脊與規帶,形成一閩南傳統寺廟建築。左右護龍各寬為4.38公尺,天井段位設有過水廊可與正殿相通,左右護龍結構體主要以34公分厚土埆磚砌築成牆。右護龍除第一間內部以土埆磚隔間外,其後以四組木架作為內部空間桁檁支撐構造,而左護龍內部均為土磚牆隔間,共分隔有六個空間。 後殿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間興建,主要供奉玉皇大帝,為一鋼筋混凝土造二層樓建築,屋頂仿傳統廟宇屋脊起翹,脊堵中以花草、鳥獸剪黏修飾,頂置雙龍搶珠泥塑,牆面外側以水泥粉光,再漆朱紅色水泥漆。與主殿連接之棚廊,則以RC結構仿前過廊建造。以廟宇整體結構而論,後殿建築構造,不同於正殿、三川殿之傳統結構。建物右後方設有「忠義祠」,係供奉「貓羅溪西」勇士神位,祭祀當年為保護鄉土不惜與土匪奮戰犧牲的地方義勇。 在材料裝飾上,三川殿階高五級,按傳統作法應為原石鋪面,現已改為磨石子。兩側山牆墀頭為人物堵,下砌清水磚;臺度與櫃檯腳以青斗石打造,前步口壁堵左置青龍,右置白虎;裙堵前擺花瓶,下方置麒麟泥塑,外表塗有漆料。龍虎泥塑呼應建築左青龍右白虎之方位,下方麒麟則代表陰陽分際,在裝飾中隱含中華文化與風水,實屬寶藏寺獨有之特色。另左側立面有一石雕鯉魚柱也是寶藏寺特有立面裝飾,一來增加門面裝飾活潑,二來鯉魚柱因設計關係,可作為拜天公之香爐,兼具裝飾與實用。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檢視用火用電設備及電線管理,並避免易燃物於用火設備旁。 3.因無法完善防治鳥禽飛入,故糞便造成污損建議定期清潔;攀附植生應定期清除,避免紮根深入破壞屋架與結構。 4.屋瓦青苔附著,地坪排水溝槽有些為積水,建議定期清潔。 5.正殿神龕上方橫樑,因滲水劣化膨脹,建議管理單位持續追蹤,若有異狀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進行評估。
  • 使用情形
    經修復工程後全年開放空間以供民眾參觀,並提供志工導覽解說其館藏文物。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寶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三川殿面闊三開間,明間左右各一組木棟架,在木作形制上為九架四柱式,架內構成為二通二瓜,並於前一架桁下設三川門,將空間分隔為外部空間的前步口,與內部的架內空間,前步口步通上有獅座疊二棟架。次間外牆則為磚砌山牆面,桁木直接擱置牆內,屬硬山擱檁型式。      正殿面闊同為三開間,在木作形制上為十五架八柱式,前後各分別於第四架立四點金柱,於架内構成為三通五瓜,前七架再立簷柱,架内以步通上立獅座疊三斗,外以出櫸挑倒吊蓮花筒以承前簷桁,後附點金柱設於點金柱後一架,後架明間則設置祀典神龕,有三架深度,立面形式為一木製門堵之門面;次間與步口兩側磚牆出入口為砌磚拱門,通往後殿通道與左右護龍。神龕上方並懸有嘉慶時期所立的「寶山第一」古匾,頗能表達寶藏寺當年在貓羅山的壯闊形式。    左護龍主要為儲藏空間與值班人員休息室,於民國76年(西元1987年)間,依第一期規劃仿一般傳統空間型式建構。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修復作業,則保留原有架構,僅敲除壁體表層,將牆體重新白灰粉刷。右護龍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重新建築時,大木作採現代建築架構,以桷木為楹;屋面覆蓋臺灣瓦,牆面開口處裝設水泥現成窗組,整體形制與左側護龍相去甚遠。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修復工事,則將右護龍依左護龍型式以復原。    後殿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間興建,主要供奉玉皇大帝,步口處採四架捲棚形式,屋面椽木亦依循棟架曲度,固定於構件上方;主祀空間則以三通五瓜棟架支撐屋頂,主次有分的棟架形式,顯示出後殿空間形式的不同,殿內為仿北式建築之彩繪板拼成室內天花板,壁面四周皆有泥塑壁畫。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芬園鄉
    新芬園段
    766
  • 緯度
    24.0021722207847
  • 經度
    120.627758360682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芬園寶藏寺01


    檔案網址


    拍攝者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芬園寶藏寺02


    拍攝時間
    202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芬園寶藏寺03


    拍攝時間
    202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芬園寶藏寺04


    拍攝時間
    202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多媒體名稱
    芬園寶藏寺05


    拍攝時間
    2021年


  • 指定(登錄)理由
    寶藏寺為芬園鄉最早建立之寺廟亦為芬園地區民眾信仰重心,與彰化鹿港龍山寺、南投市碧山巖、社頭鄉清水巖、花壇鄉虎山巖齊名,俗稱三巖二寺。更是芬園地區先民開墾的代表性古蹟,有必要維護古蹟風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