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西門福德祠

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置彰化縣,縣治位於今彰化市區。雍正12年(西元1734年)知縣秦士望認為邑無城池,難以保障官署人民的安全,乃效仿諸羅知縣周鍾瑄的做法,於街巷外遍植莿竹,並設東、南、西、北四城門,四周鑿深溝為城濠,作為彰化縣城的防禦工事。 乾降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事件,莿竹遭砍伐殆盡,乾隆60年(西元1795)陳周全事件,使彰化縣城再度遭受破壞。嘉慶2年(西元1797年)知縣胡應魁依原址栽植莿竹,又在四座城門增建城樓,然因土質鬆軟,又常發生地震,經過十餘年後,城樓多半已傾頹。 嘉慶16年(西元1811年)知縣楊桂森率先捐俸,士紳賴應光等人倡議捐銀一萬五千元響應,遂庀材興工。職員王松等人認為土城易坍塌,倡議改以磚城較為鞏固,彰化城於嘉慶16年(西元1811年)興工,至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完成。彰化縣城設有四個城門,東門為「樂耕門」,西門為「慶豐門」,南門為「宣平門」,北門為「拱辰門」。 彰化西門福德祠建於何時,並無史料記載,僅知西門福德祠曾於乾隆46年(西元1781年)由鄉紳重修,據悉當時建築規模已具備有正殿及拜殿。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彰化大地震,造成正殿受損,隔年(西元1849年)由西街信士陳庇修建正殿。光緒7年(西元1881年)西門福德祠重修,由總理陳上流倡議,並邀請宗親陳振聲、陳春煙及何秋華、余上論等人重修西門福德祠,將正殿增高,拜殿及廂廊依舊制修復。 西門福德祠內有乾隆46年(西元1781年)由西街信士所獻「福溢通濟」匾,正殿兩旁有「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及「大西門重修福德祠捐題牌記」二塊木製碑文,詳實記載光緒7年(西元1881年)重修時的史料,為西門福德祠的重要文獻資料。正殿神龕前有一座石製香爐為道光16年(西元1836年)由信女黃門沈氏所敬獻。 日治時期,兩耳房空間陸續遭民間占用,僅剩中堂及拜亭等祭祀空間,民國37年(西元1948年),由張鉗、黃聆、林金淵等人主事,募款修建中堂及拜亭,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再重修中堂及拜亭,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9年(西元1990年)因中華路拓寬工程需求,部分廟地被徵收危及拜亭,隔年為配合道路拓寬計畫決定向後平移並墊高拜亭,同時整修中堂,為目前所見之形制。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彰化市
    富貴里中華路243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1985-11-27 17:16:34.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彰化西門福德祠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古蹟,現狀為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將拜亭向後遷移之形制,目前為彰化市公所進行管理與維護,由於年久失修,屋頂、木構架及其他部位已出現許多損壞。
  • 外觀特徵
    彰化西門福德祠位在今中華路與中華路239巷交叉路口之西側,其座向朝北偏西4度左右。西門福德祠為「三間起一條龍前帶拜亭」之格局,中軸部分空間包括正殿(中堂)及拜亭(拜殿)二部份。福德祠之廟埕空間,由於受到都市計畫的改變,中華路緊鄰闢設,呈畸零不全之格局,而喪失傳統建築中軸線上空間應具備之完整性。 正殿為一燕尾屋脊之硬山式建築,其屋脊弧線先端上昂流暢,表面處理極為樸素,除正脊中央有葫蘆形泥塑造型外,沒有其他剪黏及泥塑等繁複圖騰裝飾,以「葫」因與「福」因相似,為暗喻福德祠之象徵指標。 拜亭是西門福德祠構造技術及藝術之菁華所在。其屋頂造型為燕尾屋脊之歇山式建築,正面屋脊除正脊中央之葫蘆形造型外並有剪黏及泥塑等傳奇典故與花鳥裝飾,較正殿硬山式形體更具華麗,也藉此凸顯小型廟祠之可辨性。西門福德祠之脊飾泥塑剪黏僅拜亭正脊正面可見,正脊中央上層部分以樹幹狀伴枝條花草泥塑剪黏,兩旁則伴枝條花草泥塑剪黏,更外一層左、右各有一面朝中央之麒麟泥塑剪黏。中央下層部分左右分布虎、豹及獅、象四獸泥塑剪黏,正脊兩端接近垂脊處則有寓言式之泥塑剪黏裝飾,左側圖案表現〈封神榜〉中周文王會姜太公典故,右側圖案則近周處除三害之故事,兩者之泥塑剪黏構成較其他部分複雜且精妙。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整體建物有煙燻、白華情形,建議管理單位定期留意相關劣化情形。 2.請管理單位避免直接以黏性高的膠帶或黏性材質,張貼物品於古蹟上。 3.室內空間宅小,瓦斯爐火擺放位置緊鄰金紙等易燃物,雖其旁邊置有滅火器,仍建議管理單位留意用火安全。 4.請管理單位定期檢視電線管理及明火之使用,並確實檢視無使用之設施電源是否關閉,以及焚香是否熄滅。
  • 使用情形
    目前全區皆開放參觀,於特定節日如中秋及尾牙等,較多信徒進行祭祀活動。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福德祠
    建築所有人
    福德祠
    土地所有人
    彰化市公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彰化西門福德祠正殿的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將檁(或桁)直接橫置於兩側承重牆之上部斜面上,共為「九架檁」,多數步架寬約二尺至二尺三之間,建築進深約二十尺,面寬約十五尺五紋。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之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之燈樑,用為懸掛紙燈及線香。在前九架檁兩側同時安排在附壁半柱上,其間上層接連「牌樓樑枋」補間鋪作,自下而上依序為壽樑、方形斗、三彎連栱、桁引、桁等組成,在牌樓樑枋下安裝「三關六扇式」門扇。較特別的是此補間鋪作做法,採取一層卷尾狀「串栱」與牌樓面正交,藉以增加橫向牌樓面構件組成斗栱(連栱)之穩定性,以減少補間鋪作變形之可能。 拜亭之建築構架為四柱(點金柱)三疊斗式捲棚構造,通常拜亭空間大都採取捲棚式做法以表現其為正殿(或正廳)空間附屬之意義。另外特殊的是西門福德祠之「疊斗式」架構除採水平向構件支撐外,另於三疊斗之間,正交於架棟方向,以上下二層花草狀串栱結合補強構架之力學效果,增加其穩定性。 拜亭內棟架構件由下而上依序為通隨、通、獅座、斗、生栱、看隨、束隨、束仔、雞舌、桁。其中以主體雕刻之獅座(斗座、斗抱)、透雕之束隨、看隨、生栱及淺雕之通隨等表現民俗品味,對於自然動、植物花草紋樣如龍、鳳、麒麟、象、獅、鶴、蝙蝠及蓮花、牡丹、蕉葉、南瓜等,賦予吉祥美好之象徵,以增進寺廟信仰之神聖效果。另在通樑內側亦有彩繪圖案傳達歷史典故傳說,但因煙燻致不易辦識。 拜亭空間除了左右兩組架棟構造外,在拜亭前後都有牌樓樑枋一斗三升之補間做法,較特殊的是壽樑上方不直接置斗,而以透雕螭虎紋樣之「斗抱」將之墊高。又拜亭之牌樓則因以「一斗三升」做法加強結構力學效用,故未以「生栱」形式處理,與正殿牌樓做法相異。拜亭前二點金柱間加設推拉式伸縮鐵門。 西門福德祠內懸有四塊匾額,以中堂中軸線神龕上方橫披窗與五架檁間懸掛之「福溢通濟」木質橫匾,最具歷史價值,係乾隆辛丑年(乾隆46年;西元1781年)蒲月由西街眾士庶立,此匾說明西門福德祠創廟時間必不晚於乾隆46年(西元1781年)之歷史證實。同時祠廟中現存有兩組對碑,分別位於中堂及拜亭內。「大西門重修 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修福德祠 捐款芳名及收支帳目」二木質直立碑記分別嵌固在中堂神龕前之左右側壁上,並置於一木質櫃臺腳上方。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彰化市
    中華段
    862
    2
    彰化縣
    彰化市
    中華段
    863
  • 緯度
    24.0776151668572
  • 經度
    120.538062228499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拍攝者
    趙守彥


    多媒體名稱
    彰化西門福德祠01


    拍攝時間
    約於201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趙守彥


    多媒體名稱
    彰化西門福德祠02


    拍攝時間
    約於201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趙守彥


    多媒體名稱
    彰化西門福德祠03


    拍攝時間
    約於201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趙守彥


    多媒體名稱
    彰化西門福德祠04


    拍攝時間
    約於2011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趙守彥


    多媒體名稱
    彰化西門福德祠05


    拍攝時間
    約於2011年


  • 指定(登錄)理由
    神龕上懸有乾隆46年(西元1781年)的「福溢通濟」匾,與光緒7年(西元1881年)的「萬福攸同」匾;中堂兩側的山牆上,各嵌有木質碑記,分別是「大西門重建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建福德祠捐題芳名碑記」,這些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該祠相當重要的史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