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萬和宮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感於媽祖靈佑,於是草創一祠,供奉膜拜。其後,犁頭店墾成,肆街漸次繁榮,乃由張國獻地發起建廟,旋由居住犁頭店一帶張姓以外之廖、簡、賴、黃、江、何、楊、戴、劉、陳、林等十一姓居民踴躍捐貲,得款一萬圓,於雍正4年(西元1726年)建成,名為「萬和宮」,供奉俗稱「老大媽」的聖母媽祖寶像。 萬和宮坐西朝東略偏南,是一座三開間三進兩護龍縱深式廟宇建築。三開間前殿,計開三門,木質裝修鏤雕精美。前檐用六角石柱,柱頭刻有蓮瓣形凹槽,形式頗為罕見。帶拜殿的正殿,除奉老大媽外,還有嘉慶時期的老二媽、光緒時期的聖二媽、聖三媽及二戰後時期的聖母老二媽等。後殿主祀觀音菩薩,左祀註生娘娘,右奉對建廟與廟務有功之張國及賴清標長生祿位,左廂配祀關聖帝君,右廂配祀神農大帝。 「萬和宮字姓戲」與「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均登錄為本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南屯區
    南屯里萬和路1段5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七四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1985-11-27 00:00:00.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民國87(1998)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維持原使用用途
  • 外觀特徵
    萬和宮其木構有粵、漳、泉與潮州之派別特色;又三川殿牌樓看架與螭虎團爐窗,龍虎邊各有不同圖案,屬於匠師「對場作」之成果。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維持原狀並遵照古績保存相關法令
  • 使用情形
    維持原使用用途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
    建築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萬和宮計有「開基媽像」、「老二媽像」、「聖二媽像」、「聖三媽像」、「狻猊紐蓋展耳木薰爐」、「觀音殿木香爐」、「龍鳳紋木香爐」、「鉎鐵金爐」、「道光年款鉎鐵大鐘」、「昭和年款銅鐘」、「『福蔭全臺』匾」、「『萬里恩波』匾」、「『徳遍寰瀛』匾」、「張國祿位」等,經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文化資產豐富。 後殿觀音殿共有2組「十八羅漢像」,因其中1組失而復得,因而與一般廟宇僅有1組不同。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南屯區
    南屯段
    1070
    2
    臺中市
    南屯區
    南屯段
    1069
  • 緯度
    24.1378338921361
  • 經度
    120.639266536053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