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蘆竹五福宮

所謂玄壇元帥即是指商朝忠臣趙公明,民間傳說周朝為褒其忠勇,曾敕封為「金龍如意正乙龍武玄壇真君之神」,後世追崇其德澤而尊稱其為「玄壇元帥爺」,由於蒙神庇佑而四境平安,遂加封稱為「開臺元帥」。傳說趙公明長於蓄財,好濟眾苦,故民間也尊之為財神。蘆竹鄉五福村虎頭山一帶,早期為平埔族南崁社的居住地,也是桃園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傳聞鄭成功於1661(永曆15)年征伐臺灣北部,駐軍於此地,營中兵士攜帶玄壇元帥香火而忘記取走,民眾於夜間發現此處發出亮光,認為是神明顯靈,而在此處搭建茅廬供民眾瞻拜,信徒日增,直到1745(乾隆10)年才改建廟宇,稱為「玄壇廟」或「元帥廟」。本廟在多次修建下,規模逐漸擴充,1867(同治6)年再度改建,改稱「五福宮」,並在廟前建立聖蹟亭,以彰顯惜字美德並增進地方文風。 目前所見的廟貌重建於1924(大正13)年,面寬三開間,進深三進加兩個天井,其大木構造及木雕、石雕、交趾陶等裝飾均具有藝術水準與保存價值,值得仔細鑑賞。本廟前方的聖蹟亭為兩層磚造四角亭,爐口在下層,兩側仍保留當時捐獻者的石碑,相當具有歷史價值。後殿院落內有一個「使者公洞穴」,洞內有許多大錦蛇,被民眾稱為神蛇,並由民眾捐獻雞蛋供其食用,為本廟增添許多神奇色彩。本廟於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遊境,十六日慶祝主神聖誕法會,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並於七月十五日舉辦中元普度,十四日晚上放水燈,由蘆竹鄉五大庄共同舉辦,十分熱鬧。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里五福路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臺內民字第0740335694號
    1985-08-19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1030323638號
    2015-01-13 00:00:00.0
    行政改制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目前所見的外貌大體上仍然維持著大正年間重修時的風格,有精緻的木雕、石雕與交趾陶作品,廟埕上的聖蹟亭造型十分典雅,附近環境幽美,時至今日仍不失為北臺的勝景之一。
  • 外觀特徵
    五福宮主祀的玄壇元帥趙公明原來是道教傳說中的瘟神,被天帝封為「正一玄壇趙元帥」,鎮守玄壇(齋壇),因此也具有武神性格。但是到了宋朝之後,民間將他的功能擴大為武財神,說他手下轄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等四正神,合稱五路財神,也稱為五福神。五福宮本名玄壇廟即是著眼趙公明的武神性格,但後來改名為五福宮就是只考慮他的財神性格了。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屋面:現況屋面長時期的滲水,對屋面本身的材料構造有所影響外,也危及木作屋架,構架上觸目可見鳥類的排泄物等,如未予以清理,將有礙木料材質的透氣性,加速材質的腐朽。 石作:部分壁堵雕刻出現輕微的風化現象。 剪黏與泥塑:屋脊上的剪黏泥塑裝飾,因長期曝曬所產生的風化與剝落現象極為明顯,尤其是雕塑的表層皆有剝落的情形發生。 交趾陶:由蘇陽水先生所做的交趾陶具有相當大的保存價值,近年交趾陶表層加塗漆飾的破壞,應設法予以去漆處理。
  • 使用情形
    祭祀廟宇,結構尚好,天井地坪填平,採光罩封頂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桃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2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3322592分機8612
  • 主管機關名稱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廟宇內部陳設。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段
    834
    2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段
    837
    3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段
    839
    4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段
    848
    5
    桃園市
    蘆竹區
    五福段
    850
  • 緯度
    25.0537189922662
  • 經度
    121.295131942816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指定(登錄)理由
    外貌仍維持大正年間重修時的風格,精緻木雕、石雕與交趾陶作品,廟埕上的聖蹟亭造型十分典雅,具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