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先嗇宮瓜筒之美

先嗇宮是三重境內唯一的百年古蹟,當然這間傳統藝術精華廟宇,有很多昔日第一流文人藝術家留下很多墨寶和工藝品。舉例言,書法楹聯是廟中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它是最著名的祭祀神農氏廟宇,三重先嗇宮迄今已有250年了,這座三重地區最古老的廟宇,先嗇宮的楹聯重建當時由盛極一時文人所撰書,而大正14年(1925)重建時,還曾創下當時「台灣師」和「唐山師」對作拚場的先例,整體廟宇的建築在兩派宗師的對作下相當保留了台灣傳統廟宇建築。這座廟出現了較極端差異的對場作,左右尺寸相同,但斗栱粗、細、大、小、長、短卻各吹各調,非常有趣。新莊來的吳海同作東邊,他的斗栱較多,也採用斜栱組成的網目,他的棟架,用材渾厚飽滿,呈現力學之美,顯得古樸自然。而東邊是擺接(板橋)來的彬司承繼漳派大木技術,最為人稱道的是斗栱的運用,尤其螭虎和瓜筒的造型,華麗亮眼,令人嘆為觀止。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先嗇宮
  • 取得方式
    翻拍
  • 資料來源
    先嗇宮
  • 撰寫者
    蔡棟雄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8/29

    登入日期
    2019/8/14
  • ISBN
    9860015996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三重區公所
  • 存放位置
    先嗇宮
  • 時間分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