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蚵殼港圳第9號池

蚵殼港圳第9號池,為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新屋工作站管轄,位置在新屋區大坡段三角堀段200地號,大坡國小旁。蓄水面積9.09公頃,蓄水量124,666立方公尺,灌溉面積111.68公頃。 蚵殼港圳第9號池是專門作為灌溉使用的埤塘,靠近大坡國民小學及桃園農業改良場。桃園農業改良場是臺灣的農業植栽重要的研究中心,更經常接待外賓參觀。從此處到附近的濱海林蔭大道、永安漁港等休閒活動場域,或天后宮、昭靈宮、玄天宮等宗教信仰地方,在交通上具有相當的便利。 蚵圳9號池位於大坡里,狹義的大坡現在所指的是三角堀區域,廣義的大坡名稱由來是在清治時期嘉慶25年(1820)時,徐新開率領族人到達大坡進行拓墾,並築造大水塘數處,灌溉水田種稻。徐氏家族在此拓墾最早的聚落,就是現在的大莊埔,位於四口埤塘之間。蚵圳第9號池,位於大坡里的東南邊,因而成為此區域主要的灌溉水源。 9號池在清治拓墾時期是在地客家民眾的用水、灌溉水源,同時三角堀區域的文化中心,對於民眾而言,三角堀、大坡等幾口埤塘的名稱,更為民眾的記憶所在。部分語系的客家民眾稱埤塘為「堀」,閩南人則稱為「坡」,因此三角堀、大坡等埤塘名稱,更反映了桃園在地的多元族群與多樣文化。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蚵殼港圳第9號池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60304
  • 所在地-經度
    121.052073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蚵殼港圳第9號池
  • 參考資料
    施添福總編纂,陳國川編纂,施崇武、劉湘櫻、唐菁萍撰述(2009)。《臺灣地名辭書‧卷15‧桃園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隸屬
    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新屋工作站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林煒舒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6030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05207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桃園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新屋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蚵殼港圳第9號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