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圳第3支線第1號池

光復圳第3支線第1號池,為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湖口工作站管轄,位置在桃園市楊梅區富岡里中正路轉農業用道路。蓄水面積3.0公頃,灌溉面積53.21公頃。 3-1號池位於社子里社子,此地隔社子溪與東明里相對,村名由來爲此地原為凱達格蘭族聚落所在地,而漢人稱原住民的聚落爲「社」,故得名。大正9年(1920)社子里原隸屬新竹州中壢郡新屋庄,並有番婆坟(村南)、社子(村北)二個大字。戰後,民國36年(1947)番婆坟與社子合併,改制爲新竹縣中壢區新屋鄉社子村,民國39年(1950)改制爲桃園縣新屋鄉社子村。3-1號池周邊被竹林、欒樹森林和雜草團團圍住,景觀原始。臺灣常見的野生植物眾多,如鬼針、菊花、牽牛花等。鳥類則有為白頭翁、白鷺鷲居多。 周邊聚落居民自光復圳通水至今,仍然維持以種稻為維生技能,更是主要的經濟產業活動。桃園市政府規劃新屋區的未來發展願景為:「桃園市最大米倉與精緻農業遊憩和產銷」,也就是新屋區有著維持「北臺糧倉」的功能。1-1號池周遭仍以稻田為主要景觀,視野遼闊自然,在無疇田野上,座落著一棟棟的傳統三合院農舍,在桃園臺地大規模城市化的過程裡,仍然維持以往桃園的人文景觀。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光復圳第3支線第1號池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24211
  • 所在地-經度
    121.13667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光復圳第3支線第1號池
  • 參考資料
    施添福總編纂,陳國川編纂,施崇武、劉湘櫻、唐菁萍撰述(2009)。《臺灣地名辭書‧卷15‧桃園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隸屬
    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湖口工作站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林煒舒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2421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13667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桃園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楊梅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光復圳第3支線第1號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