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心匏師繃鼓「繃鼓」現仍存於新莊響仁堂。位於重新路二段上,近文化南路口之佑民醫院,「繃鼓」相傳為三層樓歐式巴洛克建築物,為昔日三重最漂亮建物,是本市第一棟三層樓建物,很雅緻,台語意思與發音均為「繃鼓」,但亦有人叫「邊鼓」。據悉,邊鼓巴洛克建物是由蔡心匏之子蔡寬諒所建立,蔡心匏台語諧音「心匏仔師」(註:心匏台語諧音是「媳婦」之意),在日治時代創立「蔡福美」製鼓廠,蔡心匏製作大鼓經驗豐富,也備受陣頭行家青睞,其子蔡寬諒嫡傳鼓藝,離開泰山到三重設廠,已約二、三十年以上歷史,將鼓藝發揚光大,三重重新路的邊鼓聲名遠播,雖然價格不菲,但品質好,仍生意興隆。蔡寬諒住三重市三安里14鄰六張街23號多年後才搬出本市(註:蔡寬諒於民國49年,1960,遷入宜蘭縣羅東鎮東明里4鄰和平路56號,後又搬回三重)。
據悉,位於羅東和平路56號的「遠東旅社」,曾為宜蘭羅東境內規模最大的建物,本體建築亦類似三重重新路二段與文化南路口三重「繃鼓」三層樓歐式巴洛克建築物外觀。「遠東旅社」前身「新興大旅社」起初持有人便是三重人蔡寬諒,後轉賣給王能喻繼續經營改名遠東旅社,直到民國60年(1971)才結束營業。
據新莊市志技藝篇「響仁和鐘鼓廠」一文指出,蔡寬諒(生於明治37年,1904)去逝前(註:據戶政資料,蔡寬諒逝於民國61年,1972,9月3日),鑒於鼓藝後繼無人,曾將所有製鼓機具及材料全送給新莊響仁和鐘鼓廠。「媳婦師」蔡心匏原是泰山山下製鼓的唐山師父,製鼓技藝精湛,清末新莊響仁和的創始人王阿塗慕名跑到蔡家好幾次看製鼓,了解製鼓訣竅,也經過蔡心匏的指導,開始掛牌製鼓了,所以三重的蔡心匏是新莊響仁和製鼓的前輩應無庸置疑。也因此,蔡心匏「半個徒弟」王阿塗的響仁和將「媳婦師」蔡心匏的製鼓技藝留傳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