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重名書法家曹秋圃60歲時為紀念「先嗇宮建宮兩百周年紀念碑記」為楷書精髓作品,繼追顏真卿之法帖。民國43年(1954)作,長150公分寬85分,石碑現仍在先嗇宮後殿廣場右側,曹容善楷體,此碑被譽為天下第一碑。曹容光復後由日返台,曾任教建國中學國文科,由於時局關係,便由台北市龍江街遷來三重市福德南路居住,正值人生壯年時期,他的三重「澹廬專修塾」造出不少現代傑出書法名家,如黃篤生、曾安田、廖禎祥、林彥助、黃寶珠、黃金陵、連勝彥等均是此期著名學生,他傳授書法教育,桃李滿天下,教學尤重品格氣節修養,正氣風骨在他的翰墨裡表露無遺,絕妙書法感動世人,還超越時空感動千百年以後的人,他精通篆、隸、真、行、草,由於他的詩情涵養,寫來更加飄逸灑脫,寬容拙政,自有法度;且筆墨酣暢、端莊厚重、氣韻合一、出入化境,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品節為先,在日治時代已是聲名大噪的書法名家,書藝亦曾獲日本美術協會書道無鑑查之推薦。
先嗇宮又名「五穀先帝廟」,創建於清乾隆初期,是三重市最古的廟宇,起源自清乾隆20年(1755)新莊頭前地方供奉神農大帝。後輾轉遷至五谷王北街現址,當時有地方仕紳連清傳捐獻廟前土地245坪、陳讚勝捐獻廟後土地200坪、賴朝枝捐獻廟後土地50坪,供作宮道擴大拆屋補牆之用,宮道口並新立石獅、石燈各一對,桁檁及前、正殿則重新彩繪,迄今已265年的先嗇宮建築無論石雕、剪黏、大小木作、雕花、書法、詩詞、神龕、對作等等無一不是當代一流藝師的巨作,曹容留下的筆墨和廣場上將軍令碑,更為文化沙漠三重錦上添花,千古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