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仙公廟

仙公廟現稱太璞宮,主祀孚佑帝君,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大正5年(1916)禮迎觀音山本圓大師為主持,大正6年(1917)正式竣成,因奉祀仙公呂洞賓,便被當地人稱為仙公廟,民國50年代(1960年代)後,管理漸趨完善,闢建幽靜公園,成為三重一處名勝,各級中小學遠足皆赴本處,仙公廟之名為眾人所知,遠比太璞宮之名更令人熟悉。仙公廟現址位在三重市中正北路的巷道中,近高速公路及五股交界,附近尚有清代渠溝遺跡,溝渠係淡水河之小渚,漲水時可泛舟。昔建廟之建材可由此水運之。近河處昔稱「舊港嘴」,又「近港嘴」今三和路與徐匯中學一帶舊稱「港仔尾」、「港仔尾溝」。

太璞宮地居三重僻靜之處,整理完善幽雅安靜,鬧中取靜,是一處適宜修身養性之地。三重市的一代書法大師曹秋圃曾擔任該宮顧問,民國67年(1978)建議當時管理人連清傳將原名「太僕」改為「太璞」,曹容並在該宮增設國文專修私塾傳授經書,民國65年(1976)該宮並增設「中國內學院」培養佛學人才,由於曹秋圃親炙的關係,安靜一角的太璞宮顯得文藝風發。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蔡棟雄
  • 取得方式
    檔案
  • 資料來源
    蔡棟雄
  • 撰寫者
    蔡棟雄
  • 創作者
    蔡棟雄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8/16
  • ISBN
    9860015996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三重區公所
  • 時間分期
    民國50年代以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