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雅集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南雅集》,書封標示「南雅集」三字,封底印有「台南州虎尾郡埔姜崙二六四」「光谷清森」字樣,為陳清森藏書章。

無版權頁,卷首為久保天隨〈序〉,末署「昭和七年(1932)壬申晚春、天隨久保得二撰。」可知約出版於1932年。序後為書的主文,首標「南雅集 第二卷」「久保天隨閱」「南雅詩社同人編」;雖未署編者,但詩集中的「評閱者」往往即是編選者,據黃得時〈久保天隨博士小傳〉指出,久保天隨居臺北時,與在臺漢詩人大浦思齊(精一)、伊藤壺溪(賢道)、溪川萱南(鐵五郎)、小松天籟(吉久)、賀來成軒、三屋清陰(大五郎)、大溪笠峰(吉壽)及臺灣人魏清德(潤庵),共組南雅社,於1931至1934年(昭和6年至9年),共出版了《南雅集》四輯。

本書為《南雅集》第二冊,記載了從「昭和辛未(6年,1931)」1月至12月的詩社活動,可知該社為每月例會,每次例會紀錄以「集」區分,卷首為「第十二集」應即為第12次的社集,至卷末為「第二十二集」,每次皆標注活動地點;卷末附有〈同人名簿(據雅號頭字韻順序)〉,載有社員姓名字號、籍貫、在臺居地,共14人。為研究南雅社與相關文人的重要史料。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陳朝洋
  • 取得方式
    收藏者授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台北
  • 撰寫者
    江寶釵、梁鈞筌
  • 創作者
    久保天隨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