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中耕對於茶園土壤管理,提高施肥灌溉效果,進而有利於茶樹生長至為重要。1970年代臺灣已開始有引進與國產的耕耘機,在臺灣水田與旱田迅速推廣,茶園也順勢引進耕耘機使用於茶行間中耕。一般茶農習慣種植的行距為150公分,以致耕耘機進入茶園行間,常將茶樹側邊枝條輾壓與損傷,為解決此問題,茶業改良場研發在耕耘機側邊安裝護葉導板,讓耕耘機可順利進入茶園中耕,有效降低茶叢側邊枝條損害情形。
一般耕耘機經簡單改裝後,做為茶園中耕機達到一機多用,不但節省農民的購置投資,也有效達到中耕的需求。
茶園中耕對於茶園土壤管理,提高施肥灌溉效果,進而有利於茶樹生長至為重要。1970年代臺灣已開始有引進與國產的耕耘機,在臺灣水田與旱田迅速推廣,茶園也順勢引進耕耘機使用於茶行間中耕。一般茶農習慣種植的行距為150公分,以致耕耘機進入茶園行間,常將茶樹側邊枝條輾壓與損傷,為解決此問題,茶業改良場研發在耕耘機側邊安裝護葉導板,讓耕耘機可順利進入茶園中耕,有效降低茶叢側邊枝條損害情形。
一般耕耘機經簡單改裝後,做為茶園中耕機達到一機多用,不但節省農民的購置投資,也有效達到中耕的需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