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98年(2009)左右,照片裡的街景是浮洲最常見的巷弄。巷弄到處都有浮洲的巷弄有何初期之處呢?因為浮洲在台灣的後戰爭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浮洲的巷弄可以談出一大段歷史。浮洲因為備戰的需要所以搬來很多政府機關,政府機關又因為大都屬於機密的機關,所以機關與機關之間的維持一定距離,距離之外還用高牆阻隔。高牆與高牆之間因此成了很多巷弄,巷弄之多常常讓外地人迷路。所以追尋這些巷弄的歷史可以理解這是建築與建築之間刻意阻隔的。機關之外,浮洲的學校也多,學校的圍牆也高也廣,這些都是浮州的後戰爭文化所影響的街景,如今也成了浮洲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