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排灣及魯凱石板屋聚落

石板屋聚落完整保存歷史文化遺跡,人文聚落景觀與自然地景有機結合,保存良好,生動記錄傳統聚落、家屋空間及傳統領域密切的交織網絡。日治時代居民遷村平地,原部落僻處山區交通不便且無電力,目前居民偶利用石板屋作為工作基地及休閒,歷經氣候及時空轉換,這個結合傳統文化、展現高度地方智慧的聚落,需要政府與民眾共同的愛護及保存。 屏東排灣族石板屋聚落安東尼‧高第的建築作品國家臺灣西班牙入選潛力點時間(左)登錄世遺時間(右)2009年1984年保留建築50幢以上7處歷史年代約500年以19世紀末期至今特殊價值展現祖先將人文資源與聚落景觀有機結合的智慧對當時裝飾藝術和建築的設計產生了極大影響世界列名完整地保存排灣族歷史文化遺跡巴塞隆納重要的城市風格及西班牙象徵 尋訪排灣祖靈的路並不好走,大自然的力量無情的蹂躪著曲折小徑,年久失修的古道,也得以窺探先人的智慧與生命力。聚落依山形而築,這家前庭緊挨著那戶屋頂,低矮防禦的門口,彎腰進入也顯尊重房子主人。屋簷上白色石頭,狀似骷顱頭,其意在嚇阻敵人,遠處回頭一望,著實嚇人。在那篳路藍縷、漂泊遷移的年代,祖先遵照著古法,依循傳統儀式,祈求豐收祭典,在石板屋中顯露無遺。 尋訪排灣祖靈的路並不好走,大自然的力量無情的蹂躪著曲折小徑,年久失修的古道,也得以窺探先人的智慧與生命力。聚落依山形而築,這家前庭緊挨著那戶屋頂,低矮防禦的門口,彎腰進入也顯尊重房子主人。屋簷上白色石頭,狀似骷顱頭,其意在嚇阻敵人,遠處回頭一望,著實嚇人。在那篳路藍縷、漂泊遷移的年代,祖先遵照著古法,依循傳統儀式,祈求豐收祭典,在石板屋中顯露無遺。 石板屋建築依序為採石板、打石板、整地、砌牆、立祖靈柱,最後蓋屋頂、屋脊:屋頂用片石做魚鱗狀疊蓋,間或壓以石塊或長竹,內鋪茅草,待屋頂蓋好,整個房屋搭蓋就算完成了。

基本資訊

  • 地點名稱
    豐收
  • 緯度
    23.5606
  • 經度
    120.45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