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字手

朱銘的《十字手》作品有很多件,早期均以樟木直接雕刻完成,作品尺寸較小。後來改以保麗龍塊進行創作,再翻鑄青銅;因此不再受到自然木材尺寸的限制,相對的作品就更為龐大。尺寸巨大、造型簡化的抽象作品,較容易讓人體驗到新浪漫主義藝術所強調的宏偉感。但是,樟木材料的《十字手》可以看到朱銘創作歷程的重要轉捩點。無論是鏈鋸的快速切割,精準的動態拿捏,量塊變化,以及刻意保留局部原木的表面材質;都可發現到朱銘的藝術特質。朱銘取太極拳雙手十字手招式收招之前的動作,作為創作造型的參考;然並非形體的寫實描刻,而是展現那股氣勢。《十字手》造型,讓曾見聞太極拳的人有所領悟。而信仰基督教的教徒也有可能聯想到十字架,也可能會聯想到十字架上的耶穌。朱銘的創作,一直強調著視覺文化的概念,也強調著人類生活中常見的共同態勢。而此作品在大量塊中,幾道快速切鋸的刀法,讓工具符號與木材紋理相互交織,結合成特殊美感,也讓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都各自有著自己的感動。朱銘以幾何抽象雕塑具有的理性與冰冷感,結合了工具的人為操作符號,在量塊變化中,隱約的呈現出中國古代服裝的象徵,和人物擺手的態勢,並注入了人的生命動感。使它脫離了冰冷,增加了後現代的特質,將傳統的美學注入現代性中。這也是許多國際學者認為太極系列之所以傑出之處。而此樟木完成的《十字手》是朱銘的重要木雕代表作,更具有青銅材料作品所無法言諭的親切感。(李美蓉)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朱銘
  • 其他貢獻者
    本人
  • 創作日期
    199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