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採摘與作業機械-鋏採

  四十年代之前,灣茶園並無各項機械可應用,採茶工作全賴人工手採,由於人工效率差,為提高採茶效率,1958(民國47)年農民開始使用手持的鋏剪採茶,左圖為手持的鋏剪及集茶袋,右圖為2位採茶者分工合作在田間鋏剪及集茶情形。

  鋏剪的結構如上左圖,當以左右剪刃剪下茶葉後,左邊剪刃後方安裝一片撥茶片,右邊較小茶刃後邊加裝一個四方型框,作為套集茶袋用;採茶者以鋏剪剪下茶芽後,同時間左邊撥茶片將茶芽撥進右邊的集茶袋中,經數次鋏採後,集茶袋收集足夠茶葉,採工將茶葉倒入大茶袋中,再繼續鋏採。

  鋏採之茶菁因未經刻意選擇,又由於操作者鋏採的深度及茶芽生長的長短不均,採摘後的品質必然比手採差。為提高茶葉的採摘效率,採摘量平均每人一天約120公斤,數倍於人工手採的鋏採茶菁品質雖遜於手採,但因效率高,因此還是許多茶農不得不的選擇。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謄鋒
  • 貢獻者
  • 創作者
    黃謄鋒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08/0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