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左營蓮池塘

李明則近年來蟄居高雄左營眷村生活作畫,此作是描繪他畫室附近的蓮池潭。蓮池潭本就是一個充滿民間傳說故事的地方,這可以從此區諸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景點看出端倪:春秋閣外騎龍的觀音聖像、龍虎塔由龍喉出虎口以求逢凶化吉之說、清水宮頂清水祖師巨大的莊嚴法像、代表有教無類儒學傳統的孔廟、北極亭足踏龜蛇的巨大玄天上帝手持七星寶劍守護左營……,這些依據傳說典故建造的景點,讓蓮池潭成為雜揉儒、道、佛民間信仰活力的地方。李明則筆下的蓮池潭不但充滿了此地原有的傳統民俗典故與圖像,還如數家珍般的隨性搬演他生活中的種種珍奇故事,其中包含了人情世事的觀察與體會、天真稚氣的惡作劇、荒腔走板的白日夢、詭異的黑色幽默情節,此外,還不時隨心所欲的跳脫時空,加入坊間武俠連環漫畫中才有的遊俠舉措。此畫看似從外在客觀對象的研究、描寫入手,實則多來自於畫家主觀的建構與想像。因此,其敘述邏輯是跳躍且難以銜接的,動線四通八達有如迷宮探險,畫面呈平視、俯視、鳥瞰等複合的移動視點,人物、建築、物件間因錯亂的比例而顯得怪誕離奇。其間想像與真實的穿梭、魔幻情境與生活常態的膠合,一方面展現李明則個人對當代台灣的社會觀察與民情詮釋,一方面也是畫家藉由遁入異想世界來消解自已在真實世界中緊張、焦慮與疏離感的逃逸策略,企圖在現實與夢幻的縫隙中開闢一個可以我行我素的生存空間。(美術丹露一時代的藝術稜鏡一台灣當代藝術-蔡昭儀) 這件大尺寸的繪畫,與其說凸顯了我的企圖心,不如說反映了內容敘述即藝術表現的實際需要。創作超大型繪畫,除了基於某些圖象元素的巨大性格,更主要的是因為在繪畫中突顯了我「嘈嘈切切錯雜談」的癖好,也許,這正是一個沉默寡言者心理補償的替代機制吧!此畫更加充分印證了我一面偏好以宏觀的角度和巨視的場景,做為視覺的開場白和觀賞閱讀的基礎架構;另一方面,又蓄意以細碎填充的內容,和繁瑣的敘述邏輯將大環境中不同的生活區塊與空間角落,作近接?著的關照書寫。我所追求的,是一種「鋪天蓋地而巨細靡遺」的特種繪畫。於此,我放棄了西方定點透視的繪畫中,以前景為敘述主體,將感知世界壓縮後裁切的敘述模式,而借道東方繪畫中兼容大千與細微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充滿想像的語言幾調。明乎此觀者才能進一步體會,這巨細靡遺的畫中世界,為何同時混雜了一種清醒的場景敘述和許多白日夢式的角色人物。以寫景來說,此畫固然反映現實,仍舊是以非常主觀的角度和隨興書寫的方式來進行的。這張大畫的空間場景顯是有憑有據的,但時間卻是跳躍錯亂的,整體氣氛也是寧靜而有點詭異疏離的。在畫面中,古人與今人在街頭相遇而沒有對話;武俠小說中的騎士和雙門跑車在巷尾碰頭而沒有交鋒;白衣蒙面大盜的身影,從箱型轎車的前面快速晃過;陳三五娘式的男女私會情結,在蓮池潭邊的大樹下公開進行;手持拂塵的仙翁,頭戴斗笠的農夫,身穿罩袍的舊文人,與勃子上綁著飛巾的莫名男子,在一個社區的小徑上同行錯身而互無知覺;遠處,魚美人和大河神浮水戲浪;近前,人頭龜與美國超人隔空叫陣;正下方,一個帶著口罩的現代男子’,與背景中兩個蒙面怪客一起現身…。類此,虛構的人物和角色,充斥於畫中的各個角落,在現實的場景,也因此充滿了怪誕的趣味函離奇的氣氛。這個讓人大開眼界的景觀,其實隱藏了一種自閉幻想的性格,它的活力與趣味所在,就是在於它是由許多白日夢式的情結所建構出來的。(典藏目錄17)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明則
  • 其他貢獻者
    立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創作日期
    200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