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吹嗩吶者

創作理念1、以台灣的喪葬禮儀,往生者有奉厝在家七七,四十九天的習俗。其間,有頭旬、兒子旬、女兒詢等誦經行事。到了出殯前一天的尾旬,即有誦經及類似雜耍的弄樓(台語的諧音,ㄌㄤˇㄌㄠˊ)一項行事(不見得每喪家都會辦,有錢人家才會辦)。對於少有娛樂活動的那時代的小孩來說是一大享受。2、吹嗩吶者的職業,要靠肺活量過活。遇婚喪喜慶、迎神祭典的吹奏樂中,他是屬於指揮的地位,是很吃力的工作。3、當天,實在走運。拍了十多家喪裡的尾旬,從未遇到吹嗩吶者坐在側光條件的地方,這是顯現吹嗩吶者「神韻」的最佳光線狀態。道士誦經的場面,以標準鏡頭僅拍下半身暗示。(許淵富)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許淵富
  • 其他貢獻者
    本人
  • 創作日期
    196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