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最後晚餐

梅丁衍屬於臺灣戰後第二代,前往紐約發展的藝術家。人文蘊底深厚,其作品充滿對於意識型態的批判,善於觀察環境變遷伴隨的現象,作品中常散發著些微荒謬、戲謔、幽默、也有台灣第二代藝術家儀式性的沈默。「最後晚餐」出自聖經耶穌與出賣者猶大的故事,在西方繪畫中是經常被表現的題材,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達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畫家改變這個題材原本帶有西方象徵的長桌,轉用台灣家庭中常見的圓桌,天花板吊著昏黃的燈,地上的紫色影子,竟是十字架的造型,右側地面斜向的影子,暗示了一位開門的神秘客,牆上出現半面的圓鐘,背景以紅、黑色大膽的分割方式,讓人聯想到培根的畫面處理,圓桌邊的五個人,四位埋首吃飯,一位背對觀者以白色影子處理,左邊的小孩面向觀者,空洞的眼神,彷彿想透視觀者的心理狀態;畫面中充斥著東西方文化的象徵,使作品擁有詼諧詭譎的張力。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梅丁衍
  • 其他貢獻者
    本人
  • 創作日期
    197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