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堂邊緣

《天堂邊緣》全球化的面孔,穿越了國際的海平面,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姿態、侵略、混搭,進入它所陌生的其它表皮,進行強勢的混種與侵略。「天堂邊緣」作品指向了當代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影像再現土地與工業區的樣貌,反應台灣在工業化中,進入了全球資本積累市場運作的剝削機制中。作品裡試圖反應一個半邊陲地區的樣貌。如同影像直接對準一片無聲的土地,工業區的強勢面貌,掩蓋、閹割一切的土地記憶。勞動的土地只剩下廢墟的樣貌,廢墟的不完整狀態。影像時間中,一個蒙太奇的對照與觀看,一個強勢持續的進行與排放,影像中土地的時間在當刻停止,如同文明在此刻停止。另「天堂邊緣」作品中,單一鏡頭語言,試圖從紀錄片運動一影像的述?框架中轉向時間一影像的語體,並試圖從影像的日常性,跳離運動中的情感連結。而是以電影化的影像與自然的環境音之間的關係,共謀再現的題旨,刺探本不可見與聽見的力量所在,影像成為時間一影像,進入作者、觀者的身體思維。(林家安)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林家安
  • 其他貢獻者
    本人
  • 創作日期
    200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