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雙數/MIDVA

最近在與Anja整理房間,換上新的地毯,新的書櫃,書桌移到窗邊,雙人床一旁空出來的位置,準備留給小Baby。嬰兒床才剛掛上親戚送的木製玩具,Anja試著綁上我從台北帶回來的嬰兒背巾,自己則側身躺在床上,伸手穿過嬰兒床的護欄,試著揣摩哄小baby入睡的聲調與語氣,突然發現表情與音調兩者間微妙的關係。斯洛維尼亞北部SlovenjGradec早春的豔陽顯得十分熱情,當地親戚們紛紛換上方從衣櫃中翻找出來,還帶有冬季縐折的短褲與夏衣,用驚訝的語氣告訴我,四月就出現這麼熱的天氣,早忘記上回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我心想,自己已醞釀好一陣子的準爸爸心境,好希望也有某種像是溫度高低那樣能讓自己參考或者對照的依據…嬰兒背巾讓Anja顯得更有孕味,院子裡的小花也在一夜之間跨越漫長的冬季,正在花園的草坪慶祝那終於解凍的活力,爭先恐後在這個與奧地利交界處的小山谷裡以最大值的熱情,企圖感染星球上所有的居民。屋後森林的背景像是新粉刷的牆面,呈現出不同層次的清新,枝頭新生的嫩綠,與那些挺過隆冬冰天雪地臉色顯得深沈內斂的老兵,一同隨風搖曳,樹梢傳來陣陣低調的聲響,某種溫柔的輕聲絮語,這些從小看著Anja長大的樹長輩們好像正交頭接耳地討論著:"Anja肚子裡的Baby究竟是男還是女..."Anja的嬰兒書已翻到第38個星期,這一頁插圖裡那位準媽媽燦爛的笑容,想必帶給讀者們無比的勇氣。我繼續試著不分心地去感受此刻眼前的自然那強大熱情,宇宙的轉動似乎在每個最細微的腳步下都會留下痕跡;螞蟻正吃力地頂起那顆比綠豆還渺小的沙粒,我想並不是因為蟻群懂得認命,反而更像是某個早已安排好的劇情;縱使不同時空,迥異的場景,從一出生開始,同一群星星便早已在我們頭頂運行。Anja將近9個月的身孕,babygirl在肚子裡打嗝,翻滾,躍躍欲試即將展開的這場生命裡的大旅行…繼續揣摩小baby喜歡的語氣,再一次相信,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是發現周遭有這麼多我還不會,並等著我去探索,去學習的事情...搬到歐洲四處旅行,從事影像工作一轉眼已是8年前的事情。2010年春天結束了布拉格的故事,Anja在布拉格的房間協助我收拾行李,6月搬到巴爾幹半島北端的小國-斯洛維尼亞,繼續從事影像故事的收集,原本布拉格的計畫僅只是六個月的旅行,之後發現當初離開家,那個只想"多認識自己"這樣單純的動機,原來是需要一輩子的時間,甚至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都還來不及完成的事情。準備這樣的挑戰當然需要一些工具,例如語言的學習。年過30再來學習新的語言確實吃力,幸好之前捷克語的基礎讓事情稍微容易。斯洛維尼亞語同屬斯拉夫語系,一般歐洲語言只分單複數,但斯洛維尼亞語還多了個〝雙數〞-兩個的時候要用雙數,三個以上才是複數。MIDVA的中文翻譯是"我們倆人"(Mi是我們,Dva是數字2)是這個雙數的主格;主詞若是"雙數",之後的動詞也要配合作變化,與單數或者複數的型態皆不同,這確實是斯洛維尼亞語法最獨特之處。布拉格那段波西米亞的生活,像是對自己delayed的青春期補償般的延續,帶著相機及好奇心,一腳踏進從前只有在電影裡才會見到的那些角色的生活圈裡,近距離觀看他人的生活,底片上逐格做筆記,在過往的記憶裡反芻,將歐洲的體驗仔細地對照過往習慣的筆跡;搬到斯洛維尼亞之後,Anja更是耐心地替我解釋MIDVA/雙數的用法,不只是在慣用語的文法上,經常是在兩人朝夕相處的生活裡。布拉格時期總是追問著那些關於"我是誰?"的大哉問。許多家鄉資訊不足的疑惑;每次旅行時,從飛機座位旁的小窗戶往外看去,在藍天的襯托之下許多看似答案的訊息頓時如雲朵般,那戲劇性蒸發的證據,一一浮現在眼前的風景。自己是個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但始終沒有耐心仔細研讀聖經裡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句,反而選擇去閱讀旅途中所見,那一張張帶著淡淡惆悵的陌生臉孔正試圖料理的心情,相信那是所有宗教都努力試圖傳達的同理心;在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念了7年,還差一份碩士論文便可拿到畢業文憑,但直覺相信當時已拍攝2年多關於那群A片演員故事的影響力,比起硬邦邦的攝影理論,一定對自己人生有著更深遠的?發性;高中時期便開始在廣告片拍攝現場打雜實習,如果現在人還在台北,電視上應該早已播出我執導的作品,但仍執意選擇了與早已習慣的舒適環境保持距離,或者說不同的命運就這樣找上自己,我悄悄地脫隊,像畫家們那樣不斷地推翻或者質問自己眼前事物的狀態或動機,而改以更抽象的畫風,翻到畫布空白的背面,重新從草稿開始畫起;點亮另一盞燈之後,眼睛的焦距似乎比以往清晰,望著繼續朝向另外一個方向走去的人群,那些逐漸離我遠去的熟悉身影,有些背影很像我自己…就這樣我領出那些原本早已checked–in的行李,在與家鄉時差7個小時的歐洲,找到一個原點,像冰山一角那樣渺小的一個點,將遠方生活裡的旅行當作是一種修行,平靜有時孤寂,自己與另外一個自己;有些什麼東西正點滴地失去,像車窗外的風景,有些什麼東西也正縝密地成形,彷彿旅者在地平線的盡頭欣見一座城市正緩緩昇起。強烈地好奇,更想知道海平面下這座冰山光憑目測無法看清的潛力;所謂的邊界,與內心深處恐懼的聯繫...斯洛維尼亞的體驗是進階的訓練。文法上是"我"與"我們倆"這樣單數與雙數的練習,驚奇地發現,生活中那些看似最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獨特的神奇(magic)。還在適應這個MIDVA/雙數的邏輯,自己生澀的斯洛維尼亞語有待練習,找到正確的動詞來對應,還需要花上一段時間與力氣,倆人生活上的默契也像剛換頁的筆記本,新篇章的書寫持續;不同的文化背景,少了理所當然的偏見,當然也經常得去溝通那些誤會或者分歧,更多的是會心一笑的理解與溫馨。這樣的體會,讓我聯想到攝影同樣迷人的世界-每一格影像其實都是最獨特的瞬間,是攝影師與故事裡不同人物的一種-“MIDVA/雙數的相互呼應”。每一個"我們"所指涉的瞬間,都是拼圖上預先被安排好位置的左右兩邊,攝影師的工作說穿了,其實就是替這兩塊拼圖找到相對應的點線面,像經驗老到的裁縫師傅那般熟練,像貓咪的腳步那樣輕盈地去感受每個瞬間,以最誠懇的心情溫柔地將原本隸屬於兩個不同現實的世界,透過輕按快門來進行雙數連結。被定格的那個瞬間,是那個關於"我們"的證言;"MIDVA"這個介於單數與複數之間,另一個"雙數"的出現,在人們習以為常的人際關係網路界面,更細心地梳理出各種親密關係不同層次的沈澱。我與挺著個大肚子的Anja,後院的那棵樹和我,我與對面的那位凝視遠方的乘客,乘客在車窗上倒影以及拿著相機的我,我與即將報到的小baby...等等,雙數提醒著不同的視野,觀看與被觀看不必然是存在於截然不同的世界。看待拍照的角度是這樣,面對生活的態度亦如此。歐洲這幾年的訓練讓我相信攝影是一輩子的志業,最嚮往的攝影是與生活緊密的連結。虛心檢視周遭生活的轉動,眼前那沒有一秒鐘在重複自己的世界,都鉅細靡遺地被濃縮或者稀釋在由一顆顆小星星般的銀鹽粒子所堆砌而成,相紙上的那個二度空間裡邊;那看似平靜的方寸世界,裡邊的深度延伸至無限遠,一直伸展到另一端我們腳下正踩踏著的,這個深不可測的現實世界...風格讓別人去談論,記錄的是真心相信的故事或者那些總是讓自己困惑的字眼,以這種角度出發的攝影,若有幸被稱為藝術作品,猜想是因為某種強烈企圖心,希望走過必留下痕跡;不願意就那樣催眠自己,藏住心底的聲音勉強將冰山的一角當成是全貌的風景...站在高處,會忍不住駐足而望,這似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一種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反應。仔細端詳博物館或美術館裡那些參觀的人群,臉上也總是帶有如同登山客登高望遠時那種心曠神怡的表情;而新生活裡的觀察更讓我確信,最動人的風景,其實總是隱藏在每天清晨一睜開雙眼所見到的那些太容易被解釋的習慣裡。若將慣用的主格"我"置換成MIDVA/雙數的概念來演練,花點力氣重新去找到不同的動詞來對應,你會驚喜地發現那千篇一律的劇本,早已倒背如流的台詞,就當你在觀眾席上換了不同的位置,調整過的眼光馬上會讓那些主觀的偏見獲得新的詮釋。這也是目前正在巴爾幹半島北端斯洛維尼亞進行的練習,透過一格一格畫面的累積,不僅紀錄著那些別具意義的生活點滴,同時也發掘了更多觀看周遭世界以及內省自己生活的諸多可能性;像童年熱衷集郵的那股熱情,透過收集更多種雙數/MIDVA的組合同時培養耐性,靜下心來規劃下一段生活裡的旅行。清理房間,整理心情兩者其實呼應的是同樣的感性,希望能騰出空間,將灰塵抹去,享受失而復得的清新,讓我們能自在地放慢腳步閱讀窗外大自然的暗示,靜下心來收集必要的資訊,讓這個總是過度轉動的星球顯得更人性。雙數是斯洛維尼亞新生活裡目前鏡頭所關注的議題。等待的焦慮是攝影師這樣的專業無時無刻都在料理的心情,自己還算是有耐性,但距離babygirl的加入,算算也只有2個星期,說實話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忐忑的心情,突然感覺時間怎麼會以這樣緩慢的步調,如此黏稠的方式向前推移。反覆瀏覽等待期間所拍攝的影像作品,相信這些目前還顯得抽象的蛛絲馬跡似乎只是某個更精彩畫面的模擬,確實需要時間沈澱,也許日後回想起才會驚覺這其實是某種提醒,答案通常習慣披著問題的大衣,像是一年分明的四季,有盛夏也有雪地,不能心急,繼續揣摩哄小baby入睡的聲調似乎還顯得容易,把玩著嬰兒床上的木製玩具,試想這個小女孩會如何甜蜜地將我與Anja的雙數故事推展至下一個場景?窗外春天熱烈的慶祝持續,宇宙不間斷地在運行,一天只有24小時依然還是眾人默認的規定,此時小螞蟻卻已悄悄地將沙粒搬到10公分外的花叢裡,緊握Anja的手心,闔上眼睛試著再瀏覽一遍這部屬於自己的電影,小女孩手上拿著一串木製玩具哼著輕快的樂曲,攝影師換了捲底片,清新的嗓音持續,小女孩拉著媽媽鮮紅色的圍裙,倆人輕盈的身影愈趨鮮明,背景是春天早晨森林裡不同層次的綠...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張雍
  • 其他貢獻者
    本人
  • 創作日期
    201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