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歸帆

薄暮的淡水退潮時分,江面露出淺者,點點歸帆映照其間,使得落寞的淡江忙碌起來,遠方的觀音山卻老僧入定的默默屏息護航。這件作品是畫家描繪台北淡水的風景畫。在這件作品中,以樸拙的筆觸,快速的筆法描繪淡水暮色,並且在天空及水面處摻入大量亞麻仁油於油彩中,來表現兩者輕薄的質感。左邊天空則以率性的筆觸點綴,與右下角樹葉筆觸遙相呼應。細看這件作品的構圖,河中有淺洲,帆船點點,也讓聯想到元代水墨畫「一河兩岸」的構圖方式,河岸上的樹、紅色的泥柱的門、沙洲、對岸的山,畫家雖以西方的油畫媒材創作,卻流露出東方文學詩意的情境。作者運用幾個大塊面,將山、河、沙渚、天空,簡潔平穩的安置於畫面中,再以輕鬆躍動的短筆觸表現點景的樹與帆船,尤其左上角的藍色筆觸,讓平靜安穩的畫面增添幾許動感,頗具視覺效果。(頁194)(《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陳清汾
  • 其他貢獻者
    台灣省政府
  • 創作日期
    195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