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草莓

從六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七0年代初期的這個階段,蕭如松的作品多以藍清色調做為創作的主要色群,而被稱為「藍青色時期」。對藍青色調的鍾情或許是來自於對畢卡索的一種崇拜,進而引發他創作出一系列「單一色調」的作品。作於一九八七年的〈草莓〉,作品中明暗對比強烈,並在一片灰藍中應用了鮮豔的紅色作為對比,因而使主題顯得格外醒目。寒光逼人的氣氛中,深藍灰色的喇叭和油燈孤傲地站立著;如鏡的桌面上,散落著數顆鮮紅的草莓,不真實的氛圍,讓整個空間彷若虛幻。類似野獸派油畫之厚彩方式的手法,將畫面區分為好幾個色塊,並利用線條筆直而大膽的在畫面中形成「十」字形交錯,營造出一股凝鍊而堅實的結構。透過獨特的手法呈現出的畫面結構與光線變化,使其充滿神奇與玄機,就像凝結的時間、空間,展現出一種詭譎的視覺美感。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蕭如松
  • 其他貢獻者
    張金星
  • 創作日期
    198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