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伙房秀山伯公

大伙房秀山宮秀山伯公,大伙房地處桃園市霄裡里的最北邊,由於在崖崁之下的偏遠區域,易達性低,因而遺世獨立,素有桃園的「長壽村」稱呼。秀山伯公即為在地客家民眾信仰中心。 秀山伯公原為鍾氏拓墾先民立三石為神,初創於清治時期乾隆年間。民國67年(1978)由大伙房聚落客家民眾規劃重建,鍾氏家族發起,因而建成現在的廟貌。初墾時期的聚落,多數都從事墾佃耕作,守護水源保佑民眾五穀豐登的秀山伯公,因而成為護祐在地的信仰神明。大伙房素以長壽村、自然湧泉聞名,鍾屋聚落為感念秀山伯公保護良田,因而輪流每年舉行祀典,並分別在春祭農曆二月初二日、秋祭八月初二日的「春祈秋報」舉辦。祭典後有「吃福」活動,以輪值為主的祭祀組織和吃福活動,現在仍然是霄裡區域重要的文化。 秀山伯公是霄裡地十三伯公之中,鍾屋區域的信仰與精神寄託所在。自立三粒石為神以來,三百年間護祐在地民眾,更見證此一原為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的所在區域,蛻變成為客家文化重鎮,見證著北臺灣的族群融合歷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八德區大火房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42935
  • 所在地-經度
    121.26589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大火房秀山宮
  • 現況
    霄裡區域的伯公信仰中心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8)/清治時期/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林煒舒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4293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26589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桃園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八德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大火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