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月的推動

有關人類的起源,眾說紛紜,卻都脫離不了一男一女的人物角色,與生存其間的世俗世界。也就是說,任何的神話故事內容,都將人類安置在有日夜變化,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環境,當然一定也脫離不了土地和水。劉佩芬的《日月的推動》,從那扛著象徵地球的裸男,屈膝跨步的動作,以及在後面也屈膝穩住腳步,一手扶著男士的手,一手扶著地球的裸女態勢;可以發現到作者有意強調同心協力,共創世界的情境。她似乎並不在意於神話故事的內容,也無意於敘述宇宙的觀念。從整體造型表現,作者援用了義大利雕刻家所運用的天體造型;但是由於過於強調人物艱辛負荷責任的沉重,而忽略了象徵地球造型的重量感處理;反而給予人一股荒謬的誇張感。若拋開這缺點,作者的人物塑型能力仍具有相當的扎實感。(李美蓉)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劉佩芬
  • 其他貢獻者
    台灣省政府
  • 創作日期
    198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