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抽象畫(編號19)

二十世紀之後,抽象表現主義成為世界藝術的主流,直至今天,抽象表現的創作方式,依然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世界藝術潮流的發展;這股風潮在民國四十六年代吹進台灣。「五月」、「東方」等對傳統及學院派提出質疑的現代畫會,相繼成立,其畫會成員多是現代繪畫的探求者,在西畫潮流中,席德進置身其中,扮演著一定份量的角色。席德進得自美國五十年代的抽象畫的思索,在六十年代創作許多抽象作品,這件作品依然保有其幾何的造型,重組抽象意象,摒棄色彩明暗和三度空間效果的特質,然在畫面的經營上,卻帶入了東方繪畫對於空間思考的特質,畫面上以黑色為主,紅色圓形,與下方水平的直線,使人聯想中國人對於天地的想像;造型中隱約的圖騰,可見畫家對西方式的油畫媒材與自身中國文化的思索。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席德進
  • 其他貢獻者
    席德進基金會
  • 創作日期
    196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