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880

西方的抽象繪畫,是因為藝術家們要脫離表象的束縛而產生的一個風格面貌。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哲學想法,認為繪畫是對真實世界的模擬再現,僅只是真理的複製之品;而這樣的思維,造就了往後的藝術家,探究描繪物與繪畫者之間的相對關係,最後便產生具有極大對比的抽象思維。然而,如此的進化論調也說明了康丁斯基的抽象哲學,基本上還建立在符號象徵情感經驗的制度之中。反觀中國藝術的發展,雖說沒有直接抽象藝術的成型,卻有被西方藝術家奉為指標的書法技藝。若按西方藝術理論的邏輯來說,書法作為抽象藝術的核心價值,並非是西方所指的圖像造型,而是觀者藉由筆勢軌跡,進入一個屬於情緒體驗的形外之域。如同這張李仲生的水彩作品,讓閱讀者的心思遊走在筆劃脈動的軌跡之間,感染其中暈染清柔的氣氛美學。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仲生
  • 其他貢獻者
    李仲生基金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