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移摹寫

2005,「傳移摹寫」,科隆東亞美術館,科隆,德國2004,「傳移摹寫」,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加州,美國 2006,「傳移摹寫」,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台中 透過洛杉磯郡立博物館(LACMA)館藏的石濤冊葉經典【鳴六先生山水冊】中的一幅『憶寫黃山三十六峰』之畫作出發,邀請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藝術工作者,經由以不同媒材的創作方式,一一傳移臨摹。創作者將同時與石濤原作的高畫質複製品及前次臨摹者的創作,產生一場關於臨摹的內在經驗互動的對話,以表達其對東西繪畫系統中「傳移摹寫」或「大師摹仿」的不同創作思維與概念,並加入創作者本身不同的創作媒材與當代表現方法。同一件作品的臨摹將出現因不同的文化底蘊與藝術傳統,達到「傳神」或「寫意」的內在精神變化。最後這批透過臨摹而達到再創作目的的十二件作品,將與石濤的原作一起在LACMA的當代館"ThroughMasters’Eyes"展覽中展出,裝裱成同一冊葉款式,並邀請參觀者進入其中,以傳統欣賞冊葉的形式,親自動手翻閱品賞這十二幅經臨摹的再創作藝術品,並與石濤原作互相映照出一種當代的藝術觀。【參與者】共有12位藝術工作者參與,分為二組,一者為居住在亞洲、華裔、具有中國書畫品賞論述或相關創作能力之文化工作者(但非單純水墨創作者);一者為居住在西方、多元族裔、從繪畫或線描(drawing)觀點介入的多元媒材創作者。【現居非亞洲地區的藝術家】張洪、佘契爾‧泰倫、克里斯群‧亞歷山扎、傑生‧瓦隆、謝素梅、莎夏雅‧希堪德【現居台灣地區的藝術家】林詮居、洪順興、許雨仁、袁旃、陸蓉之、石濤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明維
  • 創作日期
    200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