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廢墟迷走Ⅳ-神偶遶境

2006,「神偶遶境」,LeeKa-Sing攝影藝廊,加拿大多倫多2006,「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台北市立美術館 沒有廢墟的話就不可能有文明,就如同沒有地獄就不會有天堂一般,這個世界永遠都存在著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慾與仇恨。每每漫遊城市邊緣找尋回憶,然而城市正以某種不可預知的力量暗自變化,並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更新姿態向我們迎面走來;然而深藏在暗黑角落中窺視著現實生活中的莫名力量,無時無刻以不可見的方式潛入,卻又查覺不到它的存在。透過廢墟拍攝我開始有了新的體悟,我必須承認並非我們生下來然後死去,而是我們一直都在死去;萬事萬物都有其生命週期,在冥冥之中都不約而同地預先被設定一個期限,隨著外在腐朽與毀壞,轉而以另一種形式顯現,註定成為它自己不毀肉身的遺骸,並以此遺骸保有它的神聖光環。面對這些隱藏於真實世界下的廢物世界,對應於我們所謂的幸福生活,它們的存在從某方面來講,甚至比真實世界還要「真實」,比完美之物還要「完美」,「殘渣」概念建立於一個相對性意義之上並與真實人生周旋。每每在廢墟前頻頻回首,留下無人空景之影像,內心宛若填不完的黑洞,總是與廢墟相對無言;雖不太清楚東奔西跑是為了欣賞廢墟、還是被廢墟觀看,若說「對象物」是面鏡子的話,那我大概是藉此逃避不願面對鏡中的那個「我」,遁入鏡內無人的幻境中放逐。有時不免覺得變態,或可說是某種偏執,但更多時候是一種莫名的追尋;藉由追尋廢墟,觀照自我內心深處那座半頹圮的孤獨心靈,藉此展開自我療傷式的對話,但在看盡世間如此多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後,卻更加無語與無解……。天上繁星如此燦爛,有些新星正在膨漲,某些白矮星已然毀滅,在宇宙悠悠洪荒裡,各形各色的「廢墟」無所不在;在我等凡人存在的短暫瞬間,雖無物不廢,但或許廢墟的無言,正揭示了自然中不變的生滅法則,過多的留念與再造,皆扭曲暗藏其中之寓言。若能有所頓悟,廢墟也就不再只是廢墟而已,而是人生必經的某種體悟。若能體會這點,也許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或在時間流逝下終將全軍覆沒的任何建築,不都正如金剛經所言「如夢幻泡影」般,對於曾有的物質性存在,都應作「如露亦如電」的如是觀;大如星辰、小至沙礫,巨如殿堂、陋如廢墟,都不過是起心動念的一個瞬間,反射出人們內心深處的某個秘密風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姚瑞中
  • 創作日期
    1990-2005
  • 地點名稱
    台北市立美術館
  • 緯度
    25.0712
  • 經度
    121.52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