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帶水雲

我們或許都是植物。植物有根,離不開自己的土地,待不慣異鄉的泥土。大地以不同的樣貌循環出現。一百年多前,口湖地區潟湖與濕地交錯,被紀錄在史料中。漸漸潟湖消失了,良田出現。二十年前,上天決定把它收回,良田消失,濕地再現。旅人視之為美好的風景,充滿生命與曠野的呼喚,卻是當地居民生存的苦惱。在那美好的背後,是有人承擔了那苦難。雖然大地得以休養生息,但離鄉的子弟卻得牢記家鄉的貧瘠。 「雲有雲林的意思,也指天上的雲。口湖受到水很大的影響,水是從雲而來,這是一種感覺。……我把自己想成外來者,用觀光客的心態來看、觀察口湖,其實用心看的話,你會發現,口湖一些影像和台灣許多地方完全不同,別的地方看不到,我希望表達出這個。其實口湖鄉民的困擾不輸地震、水災災民,但我也不是要去說他們生活多悲慘,就只是讓他們的生活如實讓大家看到。」─黃信堯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帶水雲
  • 相關地點
    臺灣
  • 地點名稱
    國立臺灣文學館/口湖
  • 緯度
    22.991721/23.5855
  • 經度
    120.204656/120.18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