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米樂

臺灣這個小島,山多平原少,但是人口密度卻居世界第一,如何滿足這兩千多萬張嘴呢?可能很少人想過這個問題。做為主要糧食的稻米,臺灣不僅自給自足,而且供過於求,有誰想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呢?這一切都要感謝臺灣這一群任勞任怨,精耕細作的稻農。《無米樂》,紀錄臺灣的大米倉之一,臺南縣後壁鄉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汗珠和著一粒粒的稻米,陪他們走過了大半個世紀,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我們可以領略到生活的智慧,也可以意會到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共生共存著,在浩瀚的天地之間,在人世的悲喜之間,他們終將成就了自身的圓滿。「WTO」,這隻看不見的巨獸張牙舞爪,而這群老農民就像手無寸鐵的孤兒。政府在意他們嗎?我們是不是有時候隨便扒了兩口飯,就把一千五百顆的米粒遺棄在孤獨的碗裡呢?老農頭頂斗笠、光著腳丫子走在田埂上。他一邊踏著泥土一邊拔著雜草,一滴滴的汗從他的臉頰緩緩落下,濕濡了他的汗衫,溶入他昨日才施肥的泥土中。面對逐漸西下的夕陽,他的雙眼映滿綠油油的稻禾,點點陽光閃爍著剛剛出頭的金黃稻穗,老農佈滿皺紋的臉露出期待的神色。這樣的景象,也許在我們不經意轉身後,就再也看不見…。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無米樂
  • 相關地點
    臺灣
  • 地點名稱
    後壁
  • 緯度
    23.3656
  • 經度
    120.36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