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富汗的馬蘇

導演的話-只要一扛起攝影機,我便知道自己拍的不真的是現實。我只是把片段、把身邊的一切記錄下來。我拍的許多電影,卻首次覺得急於要用「我」這種主觀方式來表達自己,彷佛那是把阿富汗苦難現象與觀眾連繫起來的唯一方法。有關阿富汗的著作和電影,公眾從來沒半點興趣,因此我在片初寫下這麼一句話:「阿富汗,一個遙遠的國度,正被戰火吞噬,可是全世界都漠不關心……」馬蘇頑固抵抗塔利班的最後一戰發生時,我彷彿有重要的話要說。我是法國人,也喜歡這個國度,卻不明白美國為向不斷支持馬蘇的敵人一那些極端分子。我不斷反問自己,也把感想告訴大家:這個孕育詩人、頭腦毫不瘋狂的民族,正在大家眼前慘遭殺害。我拍攝別的民族,好向你們道來關於生命裡的愛,關於人類的瘋狂,箇中少不了我們自己的。我這部有關阿富汗的近作,也同時質疑電影人的做法。此外,阿富汗近年發生的事,以及極端回教力量的抬頭,都使我感慨良多。我不能無動於衷,我們整個西方世界亦受到威脅。我因此冒險拿起攝影機,再跑到阿富汗拍攝。我在1981年開始到阿富汗,我們率先把馬蘇的活動拍攝下來,完成紀錄片《山谷對抗帝國》。那次拍攝是暗中進行的,影片曾在英、法、德,甚至美國等六國放映。因此,我一直追蹤革命發展情勢,七次回到阿富汗。馬蘇深受北方各種族愛戴。之所以有馬蘇傳奇,都是他那所向披靡的領袖魅力之故。他的真性情與聆聽別人的專注,都使他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異於常人的人物。我認為他是歷史上的偉人。我有時在戲劇化的環境中,有時在離奇荒誕的處境中多次拍攝和接觸他,同時又覺得他跟別的人無異。為了這個緣故,我不遠千里一次又一次徒步來回潘傑希爾山谷,看望和拍攝他與他的同伴。

基本資訊

  • 相關地點
    法國
  • 地點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5.0316
  • 經度
    121.51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