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世紀之凝

本件為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2018年「中山青年藝術獎」油畫類「中山獎」(首獎)作品。 創作自述: 歷經歲月的反覆之後,生命的本質如果依然無損,就應該是近乎詩。任何事物都有一顆神秘的靈魂,它常常沉默不語,很少開口說話,藝術家像煉金術士一樣,或許尚未明白這樣的心理事實:即他們正在把他們心靈的一部份投射到物質或無生命的事物之中,藉此「神秘的生氣」(mysterious animation)就被貫注到這些事物當中。 在此次的創作中,我將「記憶與情感」作為方向,靜謐的花園似乎是容許心靈逃避現實的夢想空間,對於花草的凝視,就像是以一種古老的媒材面對古老的物種一般,彼此的巧遇招逢,激盪出嶄新的意韻,而古生物更像個時光指示器,清楚的揚示了生命進化的規律,它蘊含了亙古、蒼涼與朦朧。 我在闇黑的背景之上,加上多重表現的花草形象,既不是戲劇光源的顫動,也不像自然光澤的孱弱,反而比較像是谷崎潤一郎對於東方特有「陰翳」美學的禮讚。因為花草的有機生命對應古生物化石,意味著時間變幻的痕跡,一旦對象物進到這種美的譜系,就會像是在晦暗的空間角落中,隨著生命自身的勃發,在朦朧的微光中發揮極致,在無處不起眼的地方,在漆黑黯淡的地方,發出微弱的光暈。因為這種畫面的興味,多半不是自然觀察可得的,依靠的是面向黑暗的希望,循著回憶、記憶之光點燃起「陰翳」般的色澤。刻劃植物的姿態已不再是畫面所追求的部份,想呈現的是記憶的氛圍,它有著清晰與不清晰,有著模糊與深刻,記憶是情感的記錄,我將植物與古生物轉換成記憶的符號,成就畫面的構圖與繪畫性,顏料的積累是理性與非理性交疊,創作即是在解構記憶、重建記憶也是在想像記憶,顯現與隱沒都是由自我湧現出來的。 評語: 洋溢著古老歲月的凝視與想像,畫家為其注入生氣。畫家將恐龍骸骨與花卉進行有機的連結,骸骨與花卉之間可以透過自由聯想獲得轉換。色彩使用十分內斂,藍色調的花卉為主色調,灰白色調的恐龍骸骨若隱若現地浮現。畫面右上方小恐龍影像使得生與死間頓時產生想像。畫家使用如同古代煉金師的手法,將花卉的綻放與凋零、恐龍的生死循環巧妙覆蓋在一起,以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朦朧美學為美感表現,使窺視者在瞬間進入夢幻的場域。穿透歳月,引發無邊無際的生之詠嘆。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參考資料:《中山青年藝術獎專輯.2018年》,國立國父紀念館,2018。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