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畫台北國父紀念館

高義瑝(1956-),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致力於水墨畫創作教學與研究,曾在國內外個展數十次聯展百餘次,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名勝古蹟、城鄉小鎮、山川百岳及原住民部落,以及中國大陸各地旅遊寫生。 高義瑝作品從傳統水墨畫的用筆用墨與空間概念為基礎,復以西洋繪畫之造型光影質感為輔,融合中西繪畫之特色,內化為自我心中之山水意境,深覺直接審美感受乃是創作山水作品的先決條件,因此近年來更多的時間專注於現場對景寫生之創作,臺灣的農村山林景致、世界各地的峻山秀水皆是他創作的主題,巧妙融匯東方風水觀念,表現東方特有的人生修養與自然哲學,其山水畫作巖嶺高聳層疊,雲岫渺渺隨處溪泉俯仰,參差交錯秀雅大器,構圖唯美、設色講究、虛實間筆法巧妙,卻又散發一股自在清新,人間美滿的氛圍。 本作品為2007年國立國父紀念館慶祝35週年館慶,邀請國內不同世代畫家百餘位,以國父紀念館之美為主題所創作的作品之一。高義瑝1986年間就讀藝專時,常以探討傳統建築古蹟風華為創作題材,對傳統建築有著深厚情感。創作此畫時採鳥瞰視角繪出草圖,主建築居中,四週以樹欉環繞,後景建築群採淡墨虛之,襯托出主體的重要性,用傳統筆墨線條鈎勒出建築的造形與質感,再加上前景及環繞之樹林,以傳統國畫顏料花青、藤黃、赭石多次重覆鋪陳,來表現層次與透明度,再以水干及銀粉水晶末繪飾金黃色部分屋瓦以及牆面柱子石材,使建築物的色彩更為豐富。 作者習畫過程中,從1972年起至藝專時期的傳統技法,設色以傳統顏料淡彩為主,畢業後至今,創作以現場寫生取景為多,色彩上也加入水干礦物及金銀粉顏料,使畫面色彩層次更為厚重與豐富,創作上更能表現視野所見之生意盎然大自然美景。 款識:公元二千零七年高義瑝寫國父紀念館於台北。 鈐印:高。義瑝。懷古。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高義瑝。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