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祥和

  何肇衢,1931年出生於臺灣新竹,父親何信嚴(1903-1974)為傑出民間佛像畫師,1952年畢業於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隨即被聘任為師專附小美術科老師;1979年從教育界退休,全心投入油畫創作,數十年來勤奮耕耘,曾於1960年獲台陽美展台陽獎,1974年獲法國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1984年獲中山文藝獎等殊榮。焦士太(1929-)評價何肇衢的藝術成就,讚譽他建立了「東方的新具象」,不但有自然的「形」,更有心象的「意」,這有些像東方的「意象」,由自然入,從心象出,為臺灣美術史展現新猷。   本幅〈祥和〉為2007年國立國父紀念館為慶祝35週年館慶,邀請國內不同世代畫家百餘位,以國父紀念館之美為主題所創作的作品之一。在畫家眼中的國父紀念館,造型特殊美麗,從正面畫,把旗杆國旗畫進更顯得莊嚴;用金黃色來表現畫面,顯現「祥和壯觀」。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參考資料: 1.焦士太,〈東方的新具象—試論何肇衢的繪畫藝術〉。何肇衢,《何肇衢 油畫展》,國立國父紀念館,2006。 2.何肇衢,〈作品描述資料〉,國立國父紀念館,2017。 3.《美哉國父紀念館》,國立國父紀念館,2007。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