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盛夏

戴武光(1943-),出生於臺灣新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應聘擔任歷屆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及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退休後,於桃園中壢成立「養拙廬」畫室,從事繪畫教育及創作工作。平日觀察大自然的奧妙變化,作畫無論具象或寫意,每種表現皆有其特殊的風格。對現代水墨著力甚深,認為沒有新的構圖,就沒有新的視覺效果,沒有新的內涵就與時代脫節,是無法感動人的。此外堅守中國水墨畫的優點,想要在「筆情墨趣」、「文人思想」中,注入時代的生命,使「民族性」、「時代性」、「個性」融而為一。 本畫創作於2008年,為2010年國立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耕心雅集會員聯展」作品。 款識:盛夏。戊子。武光。 鈐印:戴。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參考資料:戴武光,《泠然希音—戴武光水墨書法》,國立國父紀念館,2006。 <盛夏>此畫採用方正構圖,屬滿佈繪畫,留白很少,僅畫面上方小塊留白,使此畫能夠密而不悶,也顯出荷塘荷葉扶疏、繁榮茂盛的意象,這是戴武光後期粗獷畫風的一種表現。構圖十分用心,畫中五朵荷花的配置以畫面中央三朵為主,這三朵以二一法聚散有致、姿態各異的分布著,另兩朵在右上角,一個含苞,一個隱約出現在荷葉之後。荷葉並未刻意描繪出寫實的造形,而是大塊面的墨色處理,先以大筆縱橫揮灑,再以石青色破墨,暗沉中顯出活潑。荷花以厚重的紅白調色,以寫意法疊加在墨色之上,顏色鮮明,像是跳出畫外,嬌豔可人,此融合西方油畫的技法與傳統水墨迥然不同。花梗以石綠色一筆成形,上實下虛,用筆爽利,筆力遒健。錯落有致的葉莖姿態萬千,充滿韻律感。戴武光用最簡單的線,呈現物象的生命與精神,不重形似,而是重在靈動的筆致上。他畫發自內心的感動,不僅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 出處:廖美蘭,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